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69章 矛盾激化(2 / 2)

冯老爷子说走就走,看都没看卢灿一眼。

“这……这……”张淑成追出两步,最终扶着门框,重重的叹息一声。

钱都收了,能不卖吗?

“张老,这位老爷子谁啊?怎么一口官腔?”等他重新回屋,卢灿问道。

张淑成苦笑着摇头,他没想到,卢灿竟然和冯德生争执起来,“找找你师伯,让他出面说说情,春游和他的关系还不错,两人都是国家文管会的委员。”

“这位是津门博物馆的馆长冯德生,他还是津门文管会的主任,津门文物局的副局长。你说的那些事,都是他的管辖范围。”

“也怪我,刚才没给你介绍。”

张淑成再度摇头,“冯老弟平时的脾气不是这样的。我家藏品,当年被革委会的那帮人搜走,幸亏有他出面,才得以保全,所以我们关系一直很好的。”

听完他的介绍,卢灿心头发苦,这一不小心,得罪的津门文物界的大佬呢。

冯德生真人没见过,但他的大名,听过不止一次。津门博物馆正是在他手中,吸纳了包括张淑成、周淑涛等人的藏品,一举成为国内一流的博物馆。

如果刚才知道是这位,自己怎么着说话也要小心点。

这位值得尊敬,担纲了十六年的津门博物馆的馆长,八四年卸任,八七年去世。

去世前,将自己所藏有的一千一百多件藏品,无偿捐献给津门博物馆。

那是真的无偿捐赠,就领了一张捐献证书,连奖状都没收,捐赠仪式也没办。按他的话说,有那些钱,省省,能买一件不错的藏品!

卢灿搓着下巴,出门不顺啊!

来津门之前,卢灿因为张淑成家藏品收到手,信心爆棚,他还想着去拜访周淑涛呢。现在看来,周淑涛家的事情难了。

张家的东西被自己拿到手,冯老一定会盯着周淑涛家的藏品——周老此前已经捐献过三次藏书给南开大学,但他手中有一批精品字画,还有大约一万本精品书籍。

周家藏书最高峰时达四万多卷,皆以刻版好、纸张好、题跋好、收藏印章好和装裱好而蜚声天下。在卢灿来津门之前,张博驹对他家的藏品赞不绝口。

原本,自己是有机会的……

周家与张博驹家族,交情莫逆。周淑涛老先生的父亲周学熙,曾经两任袁世凯政府财政总长,与张镇芳的关系属于同事加盟友。周淑涛老先生本人也曾经在津门盐业银行担任股东,与张博驹的私人关系也非常要好。

现在,估计要黄!

让卢灿更没想到的是,冯德生老先生,性情刚烈至斯,丝毫不看在老友张博驹的面子。

气呼呼的回到办公室后,他第一个电话便打到国家文管会,以文管会委员的身份,对张家这次藏品交易提出自己的疑义,要求文管会派人来清点,对违纪的物品,一律扣留。

好在他还知道卢灿的港人身份,没私自派津门文管会的人来查办这件事。

第二个电话,则打到津门文物局,吩咐他们立即做计划,安排进行一次全面的文物排查工作,一定要走入各街道、乡村。

卢灿的嘲讽,还是给他很大刺激。

第三个电话,打到津门市府市长办公室,直接开口要钱——不给钱老子的博物馆馆长不干了!老先生也知道张家最终出手这批藏品,钱的原因,占据相当的比重。

最后一个电话,并非给周淑涛,而是直接打给张博驹,内容只有一条,问罪!

等卢灿带着十四箱张家的收藏品,回到住处,再给张博驹电话,已经迟了!

张博驹在电话那头,连连叹气,“你怎么得罪了冯炮?”

冯炮是冯德生的外号,他因为根正苗红,在那段岁月中,为津门很多收藏玩家提供过庇护,对革委会那帮人,直接炮轰,才有这名头。

卢灿也无奈啊,一五一十的将今天所发生的事情,全盘托出。

“嘿嘿,你小子,抢了人家的肉了!”

张博驹阅历何其深,立即猜到冯德生生气的根本原因。

“现在怎么办?”

卢灿头疼不已啊!心下感慨,收藏何其难!出现的困难,有时候你根本预料不到。

“你小子这次北上,时间点掐得太好了!”相比卢灿的焦急,张博驹心底有谱,当初文化部郝部长和他的私下谈话,可还言犹在耳,因此,他提醒道。

时间点?卢灿立即明白张老所说的意思。

有关香江未来,不仅港人关心,内陆同样关注。

自己想要获得特殊待遇,必须有特别表现!

看来,自己需要出面做些事情了,否则,破局很难!

可是,从什么地方入手,既拿到特别许可证,又不过份刺激港台某些人物?

头疼啊!

………………

特别说明一句,人格高尚的人,并非好脾气的人,两者不能等同!冯德生是有原型的,但不是津门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