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28章 造福乡梓(2 / 2)

“我在香江开设一家博物馆,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我出外汇卷,买这些书。您看行吗?”

昨天卢灿一行住宿在新会,因此江门的领导不太好出面越境到新会来,只派来一位带路的。这位陪同的干部,是市侨联的人,魏吕明,三十来岁。

侨联,专门和华侨打交道的,基本都是八面玲珑的角色。

他立即满口答应,“瞧卢先生说的,别这么客气,我稍后见到公社领导,帮您问问。不就是一些老书吗,应该没什么问题。”

卢灿松了口气!

提及此事后,车厢内再也没人说话,大家都把目光投向窗外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南方经济活跃,这一带又靠海,民生经济,比卢灿想象中要好得多。远处有不少青砖瓦房,公路旁边遇见的孩子,穿着虽然破旧一些,但很整洁,人也很精神。

其实,此时香江普通人家的生活水准,比内陆强不到哪儿去。想想两年半前的孙瑞欣,和爷爷还住在窝棚中呢。

想到这,卢灿忍不住回头看了眼,她正拉着田乐群的手,两人脑袋抵在一起,不知嘀嘀咕咕什么呢。

现在的她,哪能瞧出一丝两年前的可怜模样?拉出去,任谁,都要夸一句大家小姐。

从江门到石头,只要五公里,从新会到石头,也只有二十公里,路况不是很好。

卢灿想了想,主动向魏吕明问道,“魏先生,这条公路,扩建改修的话,大概需要多少预算?”

魏吕明面色一喜,这种主动提出造福乡梓的侨胞,最受欢迎。尽管不是老的开口,小的既然发话,想必也能管点事。

“这条路是石头到新会港的,长一点,费用高一些,大概需要……”他笑着用两根食指交叉一下,算是拾万。嗯,他说的是外汇卷。

卢灿点点头,没马上给他承诺。那魏吕明马上又说道,“其实这条路的路况还算可以,暂时动不动无所谓。江门到石头的那条七公里公路,该修修!”

呵呵,魏吕明挺有意思的。

石头到新会,是跨县公路,江门到石头,是县内公路。

“费用不高,两条路都修一修吧。还需要魏先生帮我汇报一声,以免唐突。”侨胞回乡祭祖,修桥铺路,那都是必须要走的一关。

“欸!”魏吕明连连点头,不过他的眼光始终落在卢嘉锡的身上,等他也点头后,拍手赞道,“卢少爷真是大善!稍后到公社,我就给市里面电话,汇报卢家的善举!”

他还真是七窍玲珑,主动说道,“稍后电话,我把谭家的事情说一说,那些书籍的事情,我也汇报一遍。”

卢嘉锡这次回乡,原计划就要掏钱给乡里。临行前,他交代卢灿,这些事都让卢灿出面。这些,都能给卢灿在稍后的内陆之行加分量的。

因此,卢灿在魏吕明说完后,又加了一份砝码,“您稍后汇报时,顺便说一声。这次我们爷孙回乡,还准备一笔助学资金,二十万外汇卷,专门用于修葺石头学校、帮孩子上学的。”

“这是专项资金,下次再回乡,我可能会翻看账本的。”

“哎呀,这真是太好了!我替孩子们谢谢卢家!”

魏吕明自动忽略后面所谓的察看账本一说。再说,此时的干部还真没多少人敢伸手的。

卢灿之所以把这笔捐款也提出来,因为他深知,与其零打碎敲,不如一次撂倒!

这次他的计划是出善款五十万外汇卷,折合港纸也不过二百万左右。呵呵,当时的汇率就是这么操/蛋(人民币兑港元一比四)。

卢灿的两笔捐款下去,车内气氛顿时活跃很多。

魏吕明对附近的历史很熟悉,陪着卢嘉锡、王鼎新两人,大聊特聊新会的历史典故、人物事迹,对广利行卢家,更是称赞有加。

车,愈行愈近,远处的村庄、屋瓦,光秃秃的柳树,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快看,公社的卢主任,带人来接了!”

公路的尽头,村口,站着不少人,还有几人对这边,热切的挥手。

卢嘉锡的身子,不由自主的颤抖起来,嘴唇哆嗦,梦中的故乡,我回来了!

卢灿很平静。

此刻,他更想早点看到,谭镳当年的藏书,现在是何等命运?

…………

废话两句:

北上之行,编辑多次劝我,不要涉及,因为内容不好写,犯禁地方多。可是,玩收藏,尤其是立足中华文物为核心的收藏,能不来内陆吗?

我拒绝了他的好意,可是,心脏也扑腾乱跳。本书因为内容问题,从很多无线渠道下架,我真心不希望,剩下的渠道,还对这本书下杀手!

所以,行文过程中,可能会有所简略,有时候隐晦的东西会更多,请见谅!

最后,照例请大家抵近帮助火火……最近处于瓶颈期,有些撑不住了!订阅和收藏太难看!

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