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51章 素书小楼(2 / 2)

“郑老板、谭老弟,刚才得罪了!”站起身来,很正式的对两人拱手道歉。

这一小插曲,倒是将三人的性格表现无疑,谭卫东城府较浅,楚臣性情耿直,郑光荣嘛,呵呵,有点老奸巨猾。

………………

拜见长者得趁早。

卢灿一大早就和带着丁一忠,匆匆往外双溪方向赶。

“素”,在台北外双溪东吴大学校园的西南角。原本不属于东吴大学,但在1975年东吴大学扩建时,在征得钱大师的同意后,将这栋小楼,也囊括其中。

老先生在东吴大学没有担任任何职务,但他在视力急剧下降后,选择素的一楼客厅,为自己的徒子徒孙们讲述国史和儒学,东吴大学许多教授与学生,经常来旁听,因此老先生在东吴大学,声望同样很隆。

丁一忠昨天来送过拜帖,熟门熟路的将卢灿带往一处幽静的院落,远远的能看见,树丛拥簇着一栋二层小楼,修建的颇为典雅,这就是有。

“干什么的?”

卢灿正要沿着槐花石径往里面走,丁一忠拉了一把,道旁不知从何处,闪出一位军人,眼睛扫了扫卢灿和丁一忠,声音有些严厉。

卢灿拿出老先生的请帖,让丁一忠递过去。那人看了看,然后又钻进槐花树后面的一间岗亭中,给小楼拨通电话后,才挥手放行。

老先生与台府蒋家的关系,真的非同一般。这种有随行安保的台北文人,之前只有一位,那就是胡希疆老先生。

丁一忠选择留在院门口,卢灿独自一人,拎着准备好的礼盒还有一副字画筒。

小楼前面,有一座由齐腰高的木板栅栏围城的小院子,院子里面,站着一位身着旗袍,带着黑框眼睛的中年女士。

这就是钱大师第三位夫人胡美琪女士,去年在新亚书院三十周年庆上,卢灿见过。

她的实际年龄并不大,今年刚刚五十冒头。呵呵,她比钱大师整整小三十四岁。

“胡师奶好!”卢灿隔着院墙门,先施礼问好。

“咦?你就是卢嘉锡的孙子?都这么大了?”胡美琪抬抬眼镜,从小楼的台阶上走下来,向卢灿迎过来。而木栅栏的院门,则由女仆早已打开。

“哎呀,长得真是俊秀,高高大大的!”卢灿一进院门,胡美琪便像打探大熊猫似的,上上下下将他看了个遍。

“这卷发、这高鼻梁,啊哟,这眼珠子还有点淡蓝,还真是有那么点夏洛特的遗传呢。”

玛丽亚.劳拉.夏洛特,卢灿祖母,当年新亚书院的教授,与胡美琪有交集,太正常了。胡美琪一辈子没生育,对卢灿这种文质彬彬带有书卷味的孩子,天生多了几分喜爱,况且又是故人之后。

她拉着卢灿的手,神色中透着慈和,“你爷爷身体还好吧?可惜,去年去香江,时间匆忙,也没见到你爷爷。”

她说的去年,就是指新亚书院三十周年庆。卢灿也不明白,爷爷当初接到请柬,却踌躇半晌,最终还是没去。

“爷爷那时正忙于家族那点产业的事,他也很遗憾。”卢灿笑笑,帮爷爷遮掩了一句。

“哼!我看他还是对我有意见!”

屋内突然传出一声洪亮的声音,接着,一位长襟老者,身量很高,带着无边框眼镜,拄着拐杖,出现在客厅门口。

不用说,这就是钱大师。

卢灿听闻这句话,吓了一跳。

我靠,爷爷和钱穆有矛盾?从来没听说过啊?爷爷每每提到钱穆,语气一直很崇敬。没听出来,他对钱穆有什么意见啊?

“见过院长!”卢灿满肚子疑问,不好问啊,连忙行礼。

“你瞎说什么呢?老卢不是那种人!”胡美琪扶住丈夫的胳膊,轻轻拽了拽,示意他别在孩子面前乱说话。

老先生今年已经八十有五,他说话自然无所顾忌,有点任性的拐了拐胡美琪的手臂,脱口而出:“不是?不是他为什么这么多年不见我?不就是一个破院长嘛?有什么好争的!梅贻宝干得不错,这就证明我的眼光没错!”

梅贻宝老先生,正是新亚书院第四任院长。爷爷当年和梅贻宝争夺新亚书院的院长?

靠,大新闻啊!卢灿没料到,还没正式交谈,老先生给自己抛了这么一件大新闻。

有关爷爷的事情,卢灿所知的也不多,他摸摸脑袋,很好奇,“钱院长,这事我还真没听说过,爷爷也从来没提及过呢。”

“你看你看!人家根本就没那意思,孩子都不知道,你瞎说什么呢?去年没见面,或许卢嘉锡是真有事。”胡美琪搀着老先生,又扭头招呼卢灿进客厅。

卢灿跟着两人进屋,将礼物放在一旁的茶几上。

老先生坐下后,似乎很快忘记刚才的牢骚,对卢灿招招手,“听阿美说你长得像夏洛特,过来,我看看!”

“欸!”卢灿连忙抵近,蹲下/身子。

钱穆大师并非彻底失明,能感觉到光线和黑影,但视力下降的太厉害,完全看不清东西。他伸手搭在卢灿的脑袋上,摸摸那硬扎的卷发,连连点头,“嗯,是有些像!”

老先生的手很干瘪,摸在卢灿的脑袋上,很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