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三章 一文一武(2 / 2)

“陛下英明。”张说他们对李隆基这一说法大为赞成。

“呵呵。”王孝杰大是欢喜,笑得特别开心,道:“我还能为大唐做事儿,好!”

“狄仁杰辞去丞相一职,王孝杰辞去兵部尚书一职,你们都说说,由谁接任为宜?”李隆基眼中精光闪闪,扫视群臣。

丞相是文臣之首,兵部尚书是武将之首,一文一武,一将一相,在一天之内换人,这在唐朝历史上还没有过。

若是正常情况下的话,用不着这么快就换掉,可眼下是时间不等人,不得不从快处置掉。

与阿拉伯帝国一战越早准备完成,越早开启,对唐朝越是有利。

正是因为如此,李隆基连他登基的庆贺都省掉了。

刷!

众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姚崇身上。

刷!

然后,又齐刷刷落在张说身上。

一将一相,就在这两人之间产生。

姚崇的政才没得说,众人都服气。而且,他还有过人的品德,没人能在品德上挑得出毛病,由他接任丞相非常合适。

不过,张说也有宰相之才,虽然他眼下主要是从事的军务,随李隆基征战数年,积累了丰富的战阵经验。并不是他的政才不怎么样,相反,张说的政才很了得,众人心服。

张说在朝中为官的时间比起姚崇还要长,他当丞相的话,谁也没有话说。

“先说丞相吧,谁担任合适?”李隆基问道。

群臣把姚崇和张说瞧瞧,没人说话。这两人中选一个丞相,还真是有些难为人。

“祖母,姚崇和张说都是你发现并提拔的,你以为谁做丞相合适?”李隆基笑着问道。

姚崇、张说,还有宋璟,虽是开元名臣,却是武则天发现并提拔起来的,她对这两人是非常熟悉。

“嗯。”武则天沉吟着道:“你们都以为姚崇政才了得,却不知道他也精通兵道,只是他没有张说这样的机会,能追随陛下征战,积累战阵经验。一句话,姚崇文武全才,能文能武,文武皆宜。”

姚崇虽是以政才着称于世,然而,他本人也有不错的军事才干,他曾在边关时,多立战功,这点在史书有所记载。

其实,唐朝的丞相大多既有不错的政才,又以军功起家。这是唐朝武功极盛的一个印证。

“张说嘛,眼下虽是追随陛下数载征战,对军务很熟悉,然,他具有非凡的政才,处理政务也不错。”武则天抚着额头,道:“还真是有些难以决断。这要看陛下如何抉择了。”

武则天以识人发现人才着称,就连她都觉得有些头疼了,别人就更加难以决断了。

实在是,这两人一般优秀,都是文武全才,要做出抉择,还真是让人难断。

“既如此,朕就乾纲独断了。”李隆基点点头,道:“姚崇,你就当丞相吧。”

“陛下,要臣当丞相也可以,但得宋璟相辅。”姚崇并没有一口答应,反而提条件了。

丞相,这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高官,要是换个人,一定会欢喜的一口答应,他倒好,竟然要讲条件了。

“姚崇。”李旦轻喝一声,道:“休要胡说。要你当你就当。”

他这是在保全姚崇,怕李隆基不高兴。

“陛下,有人自认为刚直不如宋璟,而眼下要革除积弊,所要处理的事儿多不胜数,其中就有很多人想方设法,想要保住自己的官位。处置这些棘手事儿,非宋璟莫属。”张说却是开口了,看上去是在贬损姚崇,其实是在说姚崇的想法。

“哦。”众人恍然。

在整个朝中,要论刚直无私,还没人比得过宋璟,就是姚崇和张说也比不了。而在革除积弊的过程中,宋璟的这种性格正是派上大用场的时候。

革除积弊的过程,就是要把那些拿钱不办事,或得官不正,不愿意放弃官位的人拿掉,他们肯定不甘心,会想方设法保住官位,各种各样的办法都会用到。

这就需要一个刚直无私的人来处置,舍宋璟其谁欤?R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