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27章 改进(2 / 2)

夏氏很是热情,看了一眼旁过满面红光的方子茗,笑道:“你能来家里,大家都高兴,非常欢迎,一家人不说两家话。”

方子茗赞同:“今晚咱们抵足而眠?”神情跃跃欲试,毕竟十二年未见了。

顾青云无语地看着他,虽然十分感动但还是拒绝了:“在房里再加上一个床榻就行。”两个大男人在一起睡?他活了这么多年,还没有养成这个爱好。

方子茗见他不同意也不在意,就道:“好吧,听你的。”其实心里还挺委屈的,这不是突然见到他一下子太高兴了吗?他还当自己很想和他同床共枕?

夏氏掩嘴一笑,忙让人下去安排。

等顾青云和方子茗喝了葛根解酒汤,洗漱完毕,前院的客房里床铺已经铺好了。

今天赶了一天的路,顾青云想到明天还得去船坊视察,就早早躺在床上,方子茗也是如此。

“我听说船坊那边的船只改造很大,你有把握吗?”两人交流完其他事,犹豫了一会儿,方子茗终于开口问。

顾青云沉默了一下,这才组织语言回答:“记得海外贸易刚刚展开时,我们的船只还没有其他国家先进,这是因为对面大陆的国家常年发生战争,武器发展很快,而我们承平已久,火器还停留在立国初期的水平。自从用火器稳定边疆后,火炮的研究就停滞起来。幸好后来朝廷开启海外贸易,大家见识到别国的战船更好,朝廷这才下定决心仿制和研究,于是有了几年前的事发生,连商船也跟着受益,速度增加,我们回家的时间都缩短了。”否则现在还得再研究。

说到这里,顾青云很是高兴。夏朝不是平行时空的满清,这是汉人统治的国家,虽然有各种各样的不足,但对外交流的态度还是很自信的,多年的发展让本国的知识分子眼界跟着开拓,认识到天底下还有很多国家,而不仅仅把目光局限在夏朝本土上,大家对别国先进的技术还是很乐意吸收的。

“然后?你主要改动了哪里?”

“我就是改动火炮,咱们的火炮在攻城和守城方面是好的,但野战不行,炮体十分笨重,很难迅速转移。你知道的,我之前不是喜欢看西洋那边的书吗?因为来往日多,我还让王家的人帮我留意有关武器方面的书籍,加上被其他人带入我国的书,等我知道后就想方设法借来看,原汁原味,还真有收获。”说到这里,顾青云就有些得意,自己没有做白工。

他以前在翰林院和户部根本不知道自己有一天会在工部任职,但出于某种考虑,他还是一直关注武器方面的发展。

机会总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今他总算是理解这句话的意思了。

皇帝让工部研究武器时,顾青云一接到工部尚书布置的任务,不久就有了头绪,有个方向研究。有了别国先进的武器做样板,还愁仿制不出吗?他对工部的那帮工匠非常有信心。

“西洋武器真比咱们强?”黑暗中,方子茗微微讶然的声音响起。

“嗯,当然。反正我做了改动,还试验过了,陛下和内阁那边很满意,如今就得督促各个作坊动作加速。”顾青云没有说具体的改造,这是秘密,就算是对方子茗也不会说,免得给双方惹来麻烦。

方子茗自然知道这回事,没有再继续问,反而对顾青云面圣的经历感兴趣。

“当时我的品级最低,还轮不到我出面,万事有咱们尚书大人解说。”顾青云想起半月前的情形就忍不住暗叹一声,这种露脸的事还轮不到他,不过他倒是和工部尚书扯上关系,毕竟皇帝视察之前他得先教会上官如何展示新火炮的优点。

往好的一方面想,如果事情顺利,那这次他们整个工部都有功劳。

“那你还是露脸了?”方子茗语气很是肯定。

“是的,最后陛下把我和虞衡司郎中叫过去勉励一番。”顾青云打了个哈欠,想到皇帝和自己说话时手背上非常明显的老人斑和凸起的青筋,心里就不是滋味。

两人一直聊到半夜,直到顾青云实在撑不住了,抵抗不住几十年养成的生物钟规律,两人终于开始入睡。

第二天吃过早膳后,方子茗去衙门点卯,顾青云就到船坊查看火炮安装情况。

之前经过和工匠们的讨论后,就把新的火炮修改一番,把管壁加厚,炮管不是一样粗,而是从前面到后面渐渐变粗,再把倍径改大,试验过后,这种火炮的射程比老式火炮高,还增强杀伤力,比起以前的火炮还不容易膛炸。大家都很满意。

最重要的是,他们还在火炮的炮身上安装有准星和照门,这是为了方便瞄准,两旁还铸有炮耳,方便架设在炮车或炮架之上,以便调整射击角度,这样的操作比以前更为方便。[注]

其中的准星和照门他们没有拿来就用,而是经过一番改动,自我感觉比西洋那边的更好。

这种火炮得到了军方的好评,但具体的效果只能看实战。

顾青云知道西方的军事学已经和数学结合在一起,以后有技术含量的工作,比如火炮手就得学习数学。之前他翻译《几何》时,和外国人交流时,知道西方已经认识到军事与数学的联系。

和他一起翻译的神父就在书里说过“借几何之术者,惟兵法一家,国之大事,安危之本,所须此道尤最亟焉”的话,顾青云深以为然。

他还打算找个合适的时间上奏章,说明几何知识是精通兵学所必需的,以后要找一批人来学。

作者有话要说:  [注]字的内容来自于百度修改而成。

“借几何之术者,惟兵法一家,国之大事,安危之本,所须此道尤最亟焉”这句话在明朝出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