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0009:师公出马(1 / 2)





  李北风的两枚铜钱虽然不是一般的便宜,但毕竟算是古钱币,保安虽然十分鄙视加不情愿,也不得不让他登记入场。巧的是分配座位,他又跟那位暴发户坐到了一起。

  这时活动已经开始了,先是美女主持人以及相关领导一通声情并茂的讲话,然后便请出正角,三位鉴宝专家,开始现场鉴定品评。

  说是三位专家,其中有两个属于陪衬,是市博的领导,全程都在看另外一人的眼色行事,台词基本上是:哦,不错,是这样,有道理,等等。

  而另外那个头衔就响亮的多了,省文物研究院教授,某某学会特聘学者,某学院讲师,很长一串。这位专家叫刘明伟,年纪不大,也就四十来岁,大概是年轻有为的关系,举手投足间都带着几分倨傲。

  但从专业来说,这位刘专家好像还挺厉害的。一件东西往往看上几眼,敲敲弹弹,便能说出大致的年代来历价值,一般不会超过三五分钟,引来一片交口称赞,都夸刘专家有眼力有水平,不愧是专家。

  半个多小时,已经鉴定了五六件古玩,基本是清末到民国那段时期的东西,有两件还是赝品。只有一面明宣德年间的四方穿花龙纹铜镜,上面灵气充盈,让李北风很是兴奋。

  其实这件古董估价并不算高,因为明清时期的铜镜存世量很大,远远比不上汉唐时期的珍贵,即使是做工精致、品相良好,估价也就在两万元左右。

  李北风在乎的不是这东西值多少钱,而是有多少灵气,兴冲冲的跑过去跟铜镜主人商量能不能欣赏一下,主人却白眼一翻,说:“有什么好看的?想买拿钱来,不买离远点!”

  李北风一阵鄙视,老子只是吸取灵气而已,对你也没什么影响,一个两万块的东西,至于这么小气么!妈的要不是众目睽睽不好下手,真想干脆抢过来算了!

  下一件古玩是一只青釉蛐蛐罐,据收藏的人说是清朝传下来的,是他一个很好的朋友家传并转赠给他。

  刘专家仍然是一脸的笃定,拿起放大镜看了一会,说:“这应该是民窑的瓷器,年代比较晚,以这个豆青色和细微的颗粒感来说,是乾隆、雍正年间比较典型的特征。青釉瓷比较普通,存量也大,价格不算高,按照这个蛐蛐罐的款式、用料、做工、品相,我看应该在四千元到八千元之间吧。”

  旁边另外两位专家接过看看,一起点头说:“一点没错,我们也这么认为。”

  李北风却忍不住小声说:“不对,这是个赝品吧!”

  他声音并不大,只是自己随便嘀咕一句,旁边那位暴发户却听见了,说:“啥?你说这件是赝品?你怎么知道?”

  这厮一副大嗓门,一嚷不要紧,现场的人都把视线投了过来。暴发户连忙指着李北风说:“不是我,是他说的!”

  蛐蛐罐主人马上不乐意了,说:“瞎说什么呢你,有病吧?看清了么就敢胡说八道?专家都说是真品,你说赝品,你比专家还厉害?有病!”

  现场响起一阵低低的哄笑。刘专家抬起头也看了李北风一眼,虽然没说什么,眼神却很是轻蔑。美女主持人不满的说:“这是节目现场,请大家保持秩序,不要大声喧哗。”

  暴发户幸灾乐祸的说:“出洋相了吧?人家刘教授可是出了名的神眼刘,圈子里谁不知道。你小子揣着俩铜子儿都当宝贝,懂个啥!”

  李北风十分尴尬,要不是现场还有电视台在录像,真想一脚把丫踹死。

  他当然知道这个蛐蛐罐是赝品,因为在上面半点灵气都看不到,根本就不可能是清朝的东西。只是这话没办法说,就算说了肯定也不会有人相信。

  不禁恨恨的想:这该死的暴发户!等下活动结束,不把你丫揍成猪头,就算你运气!

  接下来上台鉴定的,是一个年逾古稀的老者,头发花白,穿着普通,拄着根手杖,看上去挺和蔼。老者从布兜里掏出一个报纸包裹的东西,刚一打开,李北风便一下子瞪圆了眼睛。

  这是一只青花瓷双耳扁壶,略方形,上宽下窄,去掉壶口的话大小跟一本书差不多。虽然李北风坐在台下,只勉强能看到壶上的纹饰,但却能清晰的感受到上面灵气氤氲涌动,熠熠生辉,竟如实质一般,所蕴含的灵气竟然比张教授那对明朝的健身球更加浓郁!

  看着流动的灵气,李北风馋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戒指也传来阵阵炽热。一时抓耳挠腮,真想冲上台去先吸进肚子里再说。

  专家刘明伟却是皱了皱眉,甚至不拿放大镜,只把扁壶掂在手里随便瞧了几眼,便说:“这是赝品。”

  老者说:“不会吧,刘教授会不会搞错了?这是我家传的东西,打我记事起就见过的,怎么会是赝品呢?”

  刘明伟用一根手指点着青花扁壶说:“你这碗胎体厚,线条粗,颜色深青,釉面不平且不带题款,一看就知道仿的是元青花了。元青花存世一共不足四百件,这已经是学界共识,其余的全都是民间仿制,你说你这不是赝品是什么?”

  老者摇头笑笑,不再分辨,仍旧用报纸包了青花扁壶,回头往外走。李北风连忙追上去,把老者拉到过道稍远些的位置,小声说:“老爷子,你的青花扁壶能不能借给我看看?”

  老者说:“还有啥好看的,都鉴定完了,是假的。”

  李北风说:“那不一定,也许是真的呢?”

  老者花白眉毛一轩,眼神似乎有些意外,打量了一遍李北风,说:“好,那就给你瞧瞧。”

  李北风接过扁壶,小心打开报纸,手上的五龙玄天戒却已是迫不及待,暗红色的“敕”字红光一闪,贪婪的将那青花扁壶上涌动的淡绿色光华吸收进去!

  灵气入体,只觉丝丝清凉,由手至臂每经一处,便像是在给他轻柔按摩,酥酥痒痒却又无比舒泰。

  不一会,扁壶上的灵气便被吸食一空,一点不剩的存进了李北风肚子里。青花扁壶恢复了本身的釉色,李北风却是整个人都精神一振,仿佛酣睡方醒,说不出的爽利舒畅。

  扁壶上的灵气变化,除了李北风别人当然是看不出的,不过老者却明显注意到了李北风的异样神情,疑惑的说:“小伙子,这东西瞧出什么了吗?”

  李北风不知道元青花的价值,但既然那个刘教授说存世一共几百件,想来是挺值钱了。忍不住想:如果告诉这老头扁壶是赝品,然后出点钱买下来……

  但很快就否决了这个念头,因为老者一大把年纪挺不容易的,并且满和善,很爽快就把宝贝借给他,要是再忽悠人家就显得太不厚道了。再说元青花再值钱,也只是死物而已,哪里比得上灵气珍贵?

  于是李北风将扁壶还给老者,说:“老爷子,我敢肯定这绝不是赝品,而是一件真品。如果你不相信我,可以再去找别的专家重新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