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4节(1 / 2)





  宋知书笑起来,引来一连串撕心裂肺的咳嗽,“当初你害死烟兰,不就是为了跟我作对?如今我要死了,你还有什么不痛快的?放过她吧,你利用她这样久,就当是回报她吧。”

  她停在他身后,没有声音,也瞧不见她的表情,也不知道她是答应还是不答应。宋知书怕她不答应,又再添补,“放过她吧,为了你,替自己积点阴德。”

  很久后,楚含丹方才转回他的对面,袅袅婷婷,姿姿媚媚,万种妖娆,千般可人。她那么美,勾魂摄魄的使他难以自控地抬起了眼,将她看在眼里,映在心上。只希望不管明日魂归何处、魄转哪里,都能记得她。

  他们对视着,很久以后,楚含丹挪开了眼,旋裙转身,望向窗畔的月亮,“宋知书,我有件事儿要问你,你别撒谎。”

  “什么?”

  “小时候,是不是你从池塘里救了我?”

  他笑了,摇首由她薄薄的肩头望向同一轮月亮,“这重要吗?……不管是不是我,你都会一厢情愿的以为是大哥。”

  她转回来,面上有亮晃晃的痕迹,只是泪珠早已不知所踪,“那你为什么还要做?为什么要做这些?”

  一霎,那眉尖恨恰舒开,心儿疼又到也。烛光梳栊了他摧枯拉朽的笑,使他垂下去的肩像极了那些被雪压断了的枝枝叶叶,“没有为什么,举手之劳而已。”

  还来不及楚含丹发声,他的眼泪已经直直坠到天水碧的衣摆上,晕开的纹路,像那些错综复杂的爱与怨。

  实则他很想抬起袖口揩掉眼眶里连绵不绝的眼泪,在她面前,他已经没有太多尊严可用来破碎了,就只剩这些眼泪,是他的心血,他想保留它、保留着自己仅存的体面。可他已经虚弱到抬不起手臂,只能眼睁睁看着这最后一则尊严的破碎,却又无能为力。

  楚含丹望着他的眼泪,是稀世的珍珠。而她是被挖了心的蚌壳,空空如也、空空如也,“你为什么……”

  “别问了!”他嘶哑地喊出来,耗尽了所有的力气,“你到底想问什么?想问我爱不爱你吗?!那你爱我吗?你爱我吗?你要是爱我,那么我的爱对你就有价值,你要是不爱我,那么我再爱你也是一文不值,你也就不用知道!我死了,你快快活活做你宋府的二奶奶就好了,数不尽的钱给你花,你想怎么花怎么花。……只是,别问了,好吗?”

  突兀的喧嚣后,又是突兀的寂静,活像死了万物生灵一样的寂静。楚含丹望着他额上挣起的经络,就像往常每回他们争吵一样疾言厉色。

  其实,答案就在他的眼泪里,但她仍然困惑,对许多问题,“你是不是知道慧芳给你吃了药?你是不是知道药是我哄她给你吃的?”

  他没有答,不知是他的精力已经支撑不了他再说话儿,还是他不想回答。但楚含丹一心就想问个清楚,“你又为什么要吃?”

  好半晌,他天昏地暗的嗓子里才带出来一丝笑音,潺潺地,淌出了心事,“每回吵架,我都没有让过你,这回我想让让你。”

  后来,其实也不过是半刻,他横插着碧笄的脑袋终于低低地垂下去,从此就没有再抬起,就像他对她一直的爱,以生命、以绝望、以沉默。

  144. 发兵  遗忘之前

  这一年, 宋府完成了两次葬礼,秋与冬,撤下没多久的灵幡又重新挂起, 迎着朔风, 与整个京城的雪光山色融成了一片白茫茫、空荡荡的人间。

  风声与人声的呜咽内, 是浩壮的丧仪,众人悲鸣着, 送走了一缕英魂。宋追惗的面色始终是惨白,似乎是掏空了血肉的空壳,可明天, 宋知濯知道, 只要明天, 他又能是那位运筹帷幄的一朝宰辅,谁也阻挡不了他,他天生就有着胸怀大义的无情。

  很快,迦南木的棺椁被几个壮丁抬入陵寝内,伴着周遭风的咆哮, 二三百的仆从俱是声嘶力竭地哭喊着, 直到整个墓道被封填上、最终成为平地,好像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不曾有一个年轻的生命被埋葬在这里。他们又在上头立起一个崇闳的汉白玉墓碑, 密密麻麻的隶书拼凑出了宋知书短暂的一生, 也不过是三尺长、二尺宽的一生。宋追惗站在前头, 低垂着眼, 将拓的每一笔横竖撇捺一一睃遍, 似乎就细细瞧完了他最“疼爱”的儿子的耳眼口鼻、发梢及眉宇。

  尔后他蹒着步子,些微佝偻地登舆而去。宋知濯则滞后一步,将整个墓林梭巡一遍, 有轻烟淡霭笼罩着大小不一的墓碑,埋着他的先辈血亲、他的母亲,他的兄弟,以后大约还会埋葬他的父亲。但他睃巡着这里,只觉这里与那座辉煌的府邸十分像,倘若那个“家”吞没了他的情与心,那么这里也终将腐化他的肌骨。

  东风紧,恰一场芳菲梦醒,台榭轻烟弥散的园内,鱼儿还是那样闲,除了不见当年红粉艳香,似乎与平日没有什么区别。

  廊庑下,楚含丹将始终无泪的眼望向天空,只觉有些胀胀的干涩。她罩着月白的掩襟褂、霜白的罗裙,连腰间的裙带都是白的,松鬓上插着小小的白绢花。远处,明珠亦作同样装扮,款款牵裙上游,楚含丹的眼凝住她,直到她渐行渐近。

  “二奶奶,”明珠轻柔地唤她,仿佛怕惊碎了满是裂纹的琉璃,“老爷与宋知濯他们大概就要回来了,那我就先回去了,这一时半会儿,你一个人能成吗?”

  她笑一笑,那些尖利刻薄的恨意不知何时业已消尽,面上洗净淡妆,冰雪一样透彻的白,“没什么,有管家婆子们照管着,还有童釉瞳忙活,也用不着我忙什么,你去吧。”她顿一下,垂下眼眸,后又抬起来,“谢谢你,明珠。”

  风拂过她的面颊,不知由哪里卷来一片琼玉,冷冰冰地蜇她一下,便融掉了三千业障,是一只轻蝶寒花。明珠细窥她一瞬,也懂了,握住她的手,“你好好儿珍重。”她正欲旋裙而去,恍又想起一件事儿来,“噢,差点儿忘了,我在外头招呼官眷时,好像听见丫鬟议论,说是慧芳像是有了身孕,但她不敢说,连个大夫也不敢请来瞧,你要是得空,就替她请个大夫来瞧瞧吧,我走了,勿送,改日再回来瞧你。”

  那轮细柔的轮廓很快便消失在曲径,凭高望及斜阳,照着她消失的远处,暮云凝碧,天地悠悠之间,楚含丹倏而感觉前所未有的寂寞,好像她不单单成了宋知书的遗孀,亦是茫茫人间的遗孤。

  未几,夜合由屋里出来,替她披上一件白貂氅,稍稍叠起了眉心,“方才好像听见大奶奶说慧芳怀孕了?”

  “还没请大夫,到底也不知真假。”楚含丹旋裙踱入屋内,风撩起的裙,是单薄的蝶翼。她慢悠悠落到塌下,举止娴雅中透出一生一世的精疲力竭,“你去总管房说一声儿,请个好太医来,诊了脉,要是真的就去告诉老爷一声儿。”

  夜合骇异地沉默后,小心翼翼地窥她的面色,“小姐的意思,就要饶过慧芳了?”

  她笑了,寂寞的眼里露出坦然与柔情,“宋知书与我作了一辈子的对,我们两个都嘴硬得很,他更是从没跟我说过一句软话儿。这是他第一次求我,也是最后一次,就依了他吧。”

  恰有丫鬟捧茶上来,夜合接过,面色已改成了一团欣慰,只是眼里总有些怅然若失,“可惜爷还不知道这事儿呢,就去了。要是他晓得了,指不定多高兴。……小姐做得对,甭管什么天大的仇,人没了,就尽消了吧,往后你还是要好好儿过日子的啊。”

  茶香清暖,屋子里点着好几个炭盆,楚含丹的脚尖前就有一个,倏明倏暗地闪着暗红的光。一双秋水翦瞳眸将这间屋子细瞧了一遍,春屏如景,靑纱成诗,榻如昨,椅如昨,十里香红如昨,窗外花有千树,独人不在其中。她的心内满填了一种空落落之感,只觉尘缘浮生,似一场虚梦。

  她呷了口茶,抿唇笑一笑,算是应答后,又抬袖让夜合坐下,“请太医来瞧了,若是真有了身孕,不论男女,只等她生下来,就还抱来我养吧,她自己想留在宋府麽就还做她的姨娘,要是守不住,就配个人,自去过日子。”

  稍刻,她望向支摘牗外一轮压了毛边儿的温暾,似嗟似笑,红尘种种,似乎都在这一缕叹息里。夜合窥着她,眼里逐渐泛起酸涩,不知是为了这种柔软的变化而喜、或悲。

  落花庭院,几个黄昏,宋府没有迎来年关将至的喜悦,虽如往岁,仍旧各方送礼往来,纷纷有序忙乱。这样儿琐碎的忙碌中,却是丝丝缕缕的萧条,这座人丁单薄的辉煌府邸,比从前任何时候都更加空旷,这一头隔着那一头,几如交迭的日与月。

  而前朝的风云仍是瞬息万变,百官开始筹备年关祭天、祭祖等庆典,宋知濯的忙碌则刚好进入短暂的闲暇,闲暇里却是鼓号厮杀,由遥远的定州传来,昭聋发聩地使人肃穆心惊。

  清平盛世譬如那天子赵穆的笑意,和煦中隐藏着丝丝扣扣的危机。他将手中的折子搁回案上,垂眸望向下首跪着的一团殷红,在他心目中,这是一团火,随时可能焚了他的大殿。一霎安静后,整个殿内回荡起他闷沉的声音,“宋将军,快起来,你是股肱之臣,不要像那些外臣一样多礼。”

  宋知濯埋向地面的眉心蹙起,稍作犹豫后,到底站起来,“谢陛下体恤。父亲自幼教导臣,不论近臣外臣,都是陛下的臣子,自然也要时刻谨记君臣之礼。”

  宽广如海洋的扶手椅上,赵穆捋一捋黑得发亮的一把须,作满意态势将头徐徐点一点,“从前在寿州我就同你说过,你父亲是我钦佩之人,他也的确不负所望,为国为民生立下了千古之功。可惜你两个兄弟英年早逝,不然他日史书上,你们宋家可谓满门良臣将相。”他踅出案外,走近宋知濯,“你所作的战略书我瞧了,果然是虎将龙威之才,以你之略,必定能大胜敌军。可是这倒还叫我犯了难,你已经是殿前司指挥使,又封得镇国大将军,再往上,武官来讲,可没什么好晋封的了。不如,到时候我封你一品宁远侯,你看怎么样?”

  不知哪里来的玉磬响,清脆地敲打着宋知濯的心。他立时毕恭毕敬地伏跪下去,“臣多谢陛下天恩!只是……臣已无所求,只望陛下恩准臣辞官之请。”

  “你还惦记着这事儿?”赵穆背过身去,未知喜怒,却发出一声重重的叹息,“罢罢罢,你既已无心做官,我也留不住你。等你由定州大胜归来,我便准了你请,就当是封赏了。”

  “谢陛下恩典,臣自当万死以报!”

  “你退下吧,去集结兵马,明日出发。”

  “臣告退。”

  俄延一瞬,赵穆方转回身来,望着殿门外那抹被太阳与雪光映得猩红的身影,在苍茫天色里,尤为刺眼。直到这个背影消失在目及内,他方踅回案上,睨着地上不知何时跪着的人。

  此人未着朝服,穿一件玄色绸缎襕衫,胸前黑线所绣一只鹰,黑曜石一样的瞳孔狠厉而阴鸷,其声暗涩涩的,似乎藏着无限杀机,“臣吴坚,祝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