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节(1 / 2)





  像是有细针扎一下明珠的心,绵绵的一股疼泛起,她猛地捉了青莲的腕子,“姐姐,烦请你去叫人给我套车,我要去金源寺一趟。”

  “晓得了,”青莲揉拍了她的肩,声音沉而暖,拂掉了明珠骤然焦躁的情绪,“我想着她养你一场,你又是个心软的,必定是要去送送的,我已叫那姑子在门外候着了。你莫急,先换了衣裳,我去叫上人套车,再装点子银子,收敛送葬,哪个不要钱?”

  两头忙开,只等明珠换上暗红绸面斗篷,鹅黄粉缎掐腰袄、粉白云锦留仙裙,一行人登舆而去,直奔西城门外。

  那派下来的小尼姑骤见明珠时,险些不敢认,还是明珠换她一声“清衍小师妹”她才敢叫唤,在车上更是频频拿眼睇她,好半晌才羞垂了灰帽嗫言,“清心小师姐,你现在真是不一样了,再不似从前那般穿丁打补的落魄样儿,像个官宦人家的阔小姐,就跟来咱们庙里拜祭的那些千金小姐也差不多。”

  “是吗?”明珠嫣然一笑,只这双亮晶晶的杏眼还似从前,里头似乎永远弯着一泊银辉的湖,不枯不竭,滋养着无穷的生命力,蓬勃出万世不灭的顽强。

  笑间,车辙已经压出长长的雪痕,直连到了城外,萧萧的风灌入车内,刮得人脸疼。青莲穿了夹的软缎袄,倒是不惧,连清衍身上也罩了青灰棉袍,独绮帐,因出来得急,只一件单绒粉桃褂,一条碧水裙,冷得直发抖。

  说话儿间,明珠将她拥过,困在怀内,掣了斗篷将她罩住,抬眼略带疏离地同清衍说话儿,“小师妹,我师父到底得的什么病?上回我派人送来五十两银子,可有替他请大夫瞧过了?”

  那清衍将眼避过,有些窘迫地缩在马车外角,“从秋天起就听她咳嗽,一连没有断过,入了冬,又逐渐咳出些血丝来,年前就起不来床了。您上回派人送银子来我不晓得,大概是送到方丈那里去了,至于请没请大夫,我也不晓得。”

  侧上青莲泛起一笑,拉过她搂在绮帐胸前的一只手半捂半拍地讥诮着,“你瞧,你上回那五十两又白打了水漂不是?我看这群姑子就是油锅里的散钱也要捞来花,更别提白花花的银子。咱们这回上去,要请大夫也叫明丰亲自请去。”

  因不是初一十五的大日子,香客极少,颠簸山路只闻得几缕细碎轻柔的女声,在林叶婆娑间纡迴转绕,仿佛是艳女的发梢,勾得人心内难抑。

  猛地,绮帐由明珠怀内挣扎而起,撩了车窗上的棉帘,朝密林间探头探脑地张望一瞬。

  “怎么了?”青莲拽了她的袄将她拽回坐上,黛眉微颦,“你这小蹄子,一出趟门儿就跟关了八辈子的小雀鸟似的,野得不似个样儿!”

  绮帐同样拧紧了一对稚嫩的眉,面向明珠,“奶奶,我好像听见有动静,别是什么打家劫舍的吧?”

  “不是吧…,”明珠亦撩帘子望一眼,叠装山峦遥遥在过目之间,“这条路又不是生路,况且每逢初一十五,这路上往来车马众多,山匪也不会挑这条路上埋伏啊。我在山上这几年,还从未遇见过打家劫舍的呢,你放心,大概是哪户人家才上了香下来。”

  一路紧上,总算于日仄西天时赶到金源寺。香客散尽,只余山前梨蕊争白,错开两面巍峨石磴,高门有匾,金漆描了庙宇之名,错落绿檐上罩着漫天的灰烟。浓郁香檀扑入明珠鼻稍,将她再度拉入一个深沉的旧梦。

  草木高林的门内,一路厚藓、轻霜、烟火、佛像,俱是一个古老斑驳的故国,仿佛隔着几个时空、几世轮回回首这里,她只觉人世昏沉、一梦难醒。

  这厢清衍引着直入庙堂最尾处,见得筚户烂篱,挂残窗、架褛门,明珠记得,这是金源寺堆积杂物的柴房。她推开门,梁上蓬蛛撒网,兜得满头的灰,手在鼻前轻扇两回,方见得土榻上瘫着俱灰袍身体。绮帐抢先上前,由袖里牵了帕子搭在沿上才扶她落座,

  她将那枯瘦的身子轻晃一晃,“师父、师父,”见得那人奋力地掀起眼皮,忽觉悲从中来,连嗓子里也带了半梗不梗的闷腔,“师父,我是明珠,我回来瞧瞧你,你觉得怎么样了,可有好些?”

  床上蜡黄的脸上仿佛崩出一线生机,干瘪的一只手将她腕子死死抓住,干瞪着眼,哑声呼喊着,“明珠、明珠!你要救我,我不想死,我晓得你现在做了太太奶奶了,你有钱!你去给我请最好的大夫,抓最好的药,人参肉桂都给我抓来!”

  明珠被她攥得生疼,却不挣,嘴上一股脑地应承,“好好好,师父你放心,我就是为这个来的。你疼不疼,有没有哪里不舒服?”

  这姑子嚷完,仿佛是泄尽了一身的力气,指尖渐松,眼皮半阖,大大的两个眼袋兜着无数的怨恨,“你这个没良心的,我养得你花儿一样的年纪,转头你做了侯门奶奶,就将我丢在这里不顾了。没良心、真是没良心…,你晓不晓得,打我一病,这方丈说怕我过了病气给人,就将我丢在这里不管了。你也不管我、你竟然自己享福不管我!”

  说罢,她挣扎而起,两指在明珠手臂上滑嫩的皮肉狠狠拧一把,疼得明珠拔裙退开,得青莲上前,怒斥来,“呸!什么老东西,我们奶奶来瞧你,你却说这么一筐没良心的话儿!哼,原说要给你请大夫,眼下我看你是罪有应得,神佛开眼要收了你这孽货!”

  这一言,划开清衍就要拉着明珠出门去,谁知反被人由外大力踹开,支离倒下的门上,踏进三名胡子拉碴的大汉,手里皆握长刀,打先一个口边两撇斜髯,一说话儿,就滑稽的挑起,“原来你在这儿啊小娘子,分明见你进了这庙里,我们兄弟在外头一阵乱寻,不想你躲到这里来了,得,跟我们走一趟吧。”

  “你们是什么人?”青莲前倾半步,抬起一臂软缎袖,将明珠面目尽掩其中,“不管你们是哪个山上的,我劝你们速速放我们走,否则追究下来……。”

  尾后的话儿被明珠暗掣入袖间,她拂开青莲,将绮帐手上挂的灰缎包袱夺过,捧给三名男子,“大哥,不管你们是哪里来的,无非就是为财,我手里多的没有,这里头还有三百两,你们先拿去,请不要伤害我们主仆,若嫌不够,”她一把拉过早已泪涔涔的绮帐,扬起小脸儿陪笑,“可以让我这丫鬟回家报信,我们其他人压在你这里,我家也算京城商贾大户,我爹疼我,不管你要千金万金,他一定给你送来。”

  “哦?”匪首笑着回首,与旁边二人叹来,“想不到还劫了个千金小姐?”后又垂眸明珠,咋舌称赞,“你这小娘子倒像是见过大风浪的,不像外头那些姑子,只晓得哭,得了,放不放的还要问过我们大哥,先跟我们走一趟吧。”

  几人笑得抖肩,振着刀尖上粼粼寒光,明珠晃眼一撇,即瞥见刀柄上一个极为微小的“曹”字。再抬眉时,她更加笑得小心,掣了青莲以示警醒。

  临出门时,另一男子提刀发问,“三哥,床上那个老尼姑怎么办?”

  明珠的心登时提起,只听为首那人冷回,“杀了。”错光之间,那男子提刀入内、刀锋直入,听得“噗嗤”一声,血光立时浸湿了明珠的眼。

  前立那人睨她一眼,“小娘子,你怕了?”

  似乎有什么在明珠心内铮铮断开,是一根前缘之弦,终于被斩在刀尖之下。可她没有多余的时间怅然回首,只强定着心神,“怕、自然是怕的,但我们主仆几人在这里还得想法子从大哥手上捡出命来,没时间怕。”

  “有意思,说说,你想怎么捡一条小命?”

  “我说了呀,”她梗着声儿,目无交睫地将他望住,“你放我的丫鬟回家报信儿,让我爹带着银子来取我。”不等他笑,她抢先泛了泪花的笑来,“是我唐突了。想来大哥不放心,怕我家里去报官。但我又想,大哥们出门在外,不管求什么,一定不愿惹麻烦,我也不愿惹麻烦,你放心,我在你们手里,我爹万万不敢去报官。况且你们能抓了庙里这么多姑子,必是人手不少,这么多人舍命来干这个营生,无非就是要安家吃饭。我手里这三百两自然是不够的,不如搏一搏,成事拿得千金,各自离了京城去过日子,若不成,横竖也是刀尖舔血的过日子,早晚都是要死的,怕什么?”

  一听这“死”字,青莲慌忙扯她的袖口,却被她抽出,仍旧扬着脸将斜髯的男子瞧着,“大哥,我父亲自小走南闯北的做生意,也遇着过不少你们这些五湖四海的兄弟,大家彼此向来只是求个和气生财。若他老人家今日落出个弃女报官的名声传出去,以后水路山路,岂不是招得你们道上的人赶尽杀绝?”

  那男子沉吟半晌,拿不定主意,幸得他身旁一人握刀拱手,“三哥,她说得有理,咱们来京这样久,早就是那釜底游鱼,大哥也不过是领着咱们负隅顽抗,况且他向来是个左顾三右顾四的。不如咱们自个儿堵过这一把,拿了钱,各自逃出去过日子,若输了,无非是项上人头,咱们来京时不就是这样的心吗?也总好过在这里兜头鼠窜的强。”

  半晌,这“三哥”才将刀尖横起,却是指向青灰棉袍的清衍,“让她去,我们要黄金五万两,少一个字儿,就叫你爹直接来收尸!”

  清衍倏得赦令,兜了袍子便朝后门跑去。剩下一行,仍旧跟着三人去到一间广屋,屋内俱是梨花带雨的比丘尼,一个个缩肩抗背蹲在地上,由十来个束袖扎纨的男子横刀把守,而门边,蹲的是明丰,两眼打明珠入门时便盯起,瞧着她没磕皮破肉的才略松一口气。

  最上墙面大大的“佛”字下,是一对折背椅,坐一个横眉吊目的威严男子,鬓角与胡碴连成一片大势已去后的沙尘、眼底隐约兜着天崩地裂后的苦海。明珠一瞥他,即料定这位就是满京搜寻的曹仁曹将军。

  她记得这些时日,宋知濯屡次提起,正因延王叛乱、曹仁在逃,军中多加了几场操练。而官兵四查门户、奔走追拿,不想他竟带着这二十来个残兵溃将躲到这里来了。

  几人被指到人堆里蹲下后,那“三哥”上前,附耳与曹仁说了什么,横见曹仁本不轻松的神色更如大厦倾颓,举袖间拍案怒震,“糊涂!”

  拳上的力颠得案上木盘内几个盏“叮咣”乱响,惊得满室尼姑频频垂首,生怕被他扫眼一瞧,便要落得个一命呜呼的下场。

  亦惊得“三哥”单膝落地,抱拳上禀,“大哥,我晓得这是铤而走险,可咱们来时五万人,多数已被发配寿州,就剩得咱们这二十几个兄弟。他们出来时,都是奔着锦绣前程来的,眼下家破人亡不说,自己的性命也难保,还不如挣这一把,挣得钱咱们捏着手上这些人质杀出关口各奔东西,挣不得,咱们兄弟就死在一处!”

  缄默中,只闻得众尼姑隐隐啜泣之声,抽搭出一片多厄多悲的愁云。

  须臾,曹云立目远远朝明珠看一眼,“你,上来。”

  ————————

  1宋 晏几道《临江仙·浅浅余寒春半》

  65. 生死  心惊胆战,迎难不怯

  西垂的金轮底下, 是熙攘人群及四方摊贩吆喝,喧嚣中一辆摇曳绢丝灯的马车平缓驶来,咯吱咯吱的车轮响起一段心绪难平。

  大清早, 楚含丹带着人回了趟娘家, 因楚家一应家产被抄, 日子大不如前,她便将用不上的软缎、钗环、冠头、珠玉玲翠打点了许多, 又翻了宋知书的箱子拿了几千银票一并送到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