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节(1 / 2)





  这些年来寿春县主保住她的性命,精心养育她,便是天大的恩情。何况,建宁侯夫妇争执的缘由大半也是为此,若是能有半点可能,她也应当想法子使卓泉摆脱谋逆之事。她甚至有一个可怕的猜想,说不得卓泉变得如此,也与她的身份相关。若非如此,肃王无缘无故解除卓泉也太过奇怪。只是,如今他们尚且见不得面,如何劝他远离肃王呢?

  刺杀圣人的刺客在天牢之中自杀身亡......

  这件事也不知进展如何了?刺客有没有临死前留下什么蛛丝马迹?若能见一面知情人就好了,听说这案子是交由东宫亲自审的,只是,她却不能问了。如今他们之间已是割袍断义。此后若她的身份永不败露,那么她尚可抱命;若此事败露,她估计也活不成了,无论哪一种他们都不会有机会再相见。

  何况东宫亲口说了,就如她愿。

  如她所愿。

  她的愿望,卓枝忆起那日一袭胡服骑装的宋娘子,听说宋娘子自幼随祖父读书,他们也是很相配的......卓枝闭上眼睛,她想无论如何让还是先回上京罢,卓泉的事近在眼前。时不我待,他们说走就走,当天乘马车回到了建宁侯府。

  万没想到事情又有了新变化,她回到府中头一日便接到了应道奇的信,信上很简单请她明日去太学书斋,上次的造染之书换了赤面,邀她一同去看。造染之书,他们什么时候看到染布的书籍?赤面?应道奇不是无的放矢的人,更不是小题大做的人,他既然在这个紧张的时候,约她见面,极有可能是说与卓泉有关的事。

  她自是应约到了太学书斋。

  应道奇依旧穿一袭布衣,宽袖挽起,怀中抱着一摞旧书,神态自若:“花卿,你要的书我已找出了几本,还有书本应当在库中。正好你也在此处,不要躲懒,一道去吧。”

  书斋掌事先生,面容清癯,听到人声,方从账册中,懒洋洋的抬起头来,瞥向他们,盯着更漏,一面随意说:“二位学子不要久留,借完书就离去。”

  应道奇施礼作揖:“劳烦先生。”

  书斋的仓库位于太学南,那是一座年久失修的竹木小楼。他们一路行去,见到不少人,并没有见到任何熟稔的面孔。她望着小楼,只觉眼前一切像是梦般,她还是方入太学,应道奇三言两语,逼的她不得不应下赌约,还是承蒙东宫教她文章......怎么又想起他了,卓枝骤然停顿,沉默片刻方随着应道奇迈入小楼。

  应道奇打开箱笼,慢慢抽出一本赤色面的旧书递到她手边,低声说:“花卿,前夜殿下夜审刺客自杀涉事一干人等,审了一夜,也出了结果。”他长叹一口,望着书斋外说:“涉事的仆役及七名监军,一共十一人,以及当晚轮值的掌事,全部受审,就在其中一人家中发现了往来书信,那书信写明了东阳王世子重托,且在那信件上还留有印鉴,正是那枚刻有‘潺潺’的印。”

  夏日喧嚣仿佛瞬时停顿在这一刻,卓枝好半天才缓过神来,她手足无措折身走向书斋门前,轻声:“门,门还没关。”

  “不必关门。”

  他躬身从书架中取出一本泛黄的旧书,见她冷静了些,轻声说:“待查到了信的事,大理寺卿不敢隐瞒,急忙上奏圣人。圣人命令禁卫接手此事,又下令其他人不许过问,此后这里面涉及那些人,那些事,便也没人知晓了。”

  应道奇将那一摞书平放在桌案上,以手指顺着书名一一点过,他眼中闪过怜悯之色,轻声问:“你看这些书如何?”

  书。

  卓枝目光徒然追寻着他的手指,恍恍惚惚,词不达意:“书很好,书”她的目光忽然定住,这,这是,她再度顺着那一摞书望去,那些忽大忽小字形各异的书名,连起来不正是,正是那句诗吗?若得圣人开太平,她踉跄几步,扶着书案站定,仓皇问:“什么意思?”

  若得圣人开太平,这句诗出自高宗朝云台诗案,皇子彼此攻讦,同室操戈,当时的太子被逼自尽,太子妃夜叩宫门,撞壁而亡。由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云台清算,大兴文字狱,直至高宗薨逝方才停歇。

  应道奇给她看这句诗,是在暗示什么?

  应道奇复又将那一摞书挨着收拢整齐,分别放进箱笼,他看着远处青山巍峨,山势连绵不绝,低声轻叹,俯身靠近卓枝耳畔:“花卿,圣人有高宗遗风。肃王绝非圣人养虎为患,不过是与殿下互为制肘。若有必要,当除则除。”

  “自刺杀之事起,圣人按而不发,将此事交给殿下去查,即是查案,也是试探。东宫性善,绝非善于构陷之徒,自是无差;若所异动,”他停顿,方才说:“天下之事圣人皆看在眼里。”应道奇眉目间闪过丝丝怜悯,他知晓卓枝对兄长看重,他垂下眼眸:“花卿,圣人明夜子时一过,便会下令,整座肃王府顷刻便会被围个水泄不通,谁都插翅难飞。”

  阿兄。

  卓枝心中喧闹的声音忽然止歇,此后的事无需想,卓泉说不得会被肃王牵连致死。他还有救吗?卓枝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疑窦立刻满上心头,她低声问:“应修撰一直在翰林院行走,怎会知晓此等隐秘之事?”

  应道奇垂眸静默片刻,眉目间奇异忧郁一闪而过,他无声地叹气:“圣人恩典赐了个御书房行走的缺,这件事近在眼前了。”

  卓枝扶住桌案站稳,极力克制微微颤抖的双手,她喃喃自语:“也许赶在圣人雷霆震怒发作之前,阿兄跪在太真殿请罪,或有一线生机。”

  圣人一刻未下令抓人,那阿兄提前请罪应当算自新,《大昭律》中载有明文犯者自新按律减轻处罚。

  她以系统定位了卓泉的位置,即刻退出太学翻身上马,一路奔向肃王别苑,可此时已是日落西山,闭坊鸣钲之声不止,她就这样一路奔驰仍被拦在光德坊外。卓枝眼睁睁的看着坊门闭合,心中慌张异常,但是却无能为力。

  明日,十方突厥可汗尚在上京,圣人一定不会当着外人的面显示兄弟不和。明天,她还有机会,她决心先回到府中将此事告知寿春县主,熟料她方踏进坊门,就见寿春县主的仪驾在前,捻金珠帘随风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她勒住缰绳,催马快速上前,可是也赶不及,仪仗已然起驾,她一路追着上前,顾不得礼态,高声唤道:“阿娘,阿娘!”

  鸾架一侧珠帘板卷,寿春县主回首凝望着她,眼中闪动着异样的神采,她低声说了几个字,便有小黄门适时停下脚步,立在道旁垂手等待,见到卓枝,小黄门行礼:“裕太妃娘娘口谕,宣县主娘娘进宫侍疾,小侯爷速速回到府中休憩罢,快到禁夜之时了。”

  她失魂落魄目送着鸾架远行,直到小黄门几不可见,方才拖着步子回到侯府。鸾架经过丽正门,一路直行从西侧门入宫。守在门前的内侍见鸾架长长一拜,直到车轮声渐行渐远,他才起身快步向着太真殿行去。

  太真殿内青色篆烟袅袅,弥漫的烟气使人看不清楚御座之上,那天下第一人的表情,门外内侍恭谨的回禀声音响起,圣人放下奏折,内侍监王德全躬身唤道:“圣人有令,进来说话!”

  蓝衣内侍躬身推开门扇,开合之间带来一阵熏风,霎时吹散了满屋烟雾,圣人眼神莫测垂首望来,内侍慌忙跪下:“圣人万安,容奴婢回禀,寿春县主业已进入禁内......刺杀肃王那夜,太子殿下确在幽篁里,那女郎的身份未明,奴婢无能,陛下息怒。”

  圣人饶有兴致的问:“不明?”

  蓝衣内侍再度顿首:“女郎身披殿下外袍,从头到脚遮掩严密,只漏出满头乌发,观她身量绝非身高七尺的男儿。”

  适时,王德全递上一盏茶,见圣人面色不善,他训斥道:“老实回话,头发上可有什么钗环?耳朵呢?熏香?太平宫的奴婢是干什么吃的!大活人不见了,也找不出是谁?”

  蓝衣内侍双手递上羽林卫口述的折子,微微摇头:“那时已是寅时初刻,众人都歇下了。”

  圣人挑起眉头,无声的蔑笑:“太子无缘无故半夜去幽篁里干什么?”

  王德全知晓这是在问他:“殿下秉性温纯,与身边人亲近几分,倒是常事。”

  “哗啦”一声,杯盏忽的斜掷在桌案上,淡色茶水瞬间倾倒满案,王德全赶忙上前抢救奏折,就听圣人淡淡地说:“王德全你识人不明,看不懂我的好儿子了,你瞧瞧那张折子,太子上书请朕收回成命,免去卓枝的东宫伴读之职,着实算不上亲近啊!”

  蓝衣内侍瞬间跪下,王德全也忙恭谨的跪下:“圣人之明犹如日月,奴婢愚钝。”

  “也罢,”圣人却又笑了,语气一转叹道:“朕正要发作建宁侯府,若是太子避之大吉,毫不干涉,也算是孝顺儿子。”

  他愉快地拾起朱笔,展开那张奏折,朱笔沾墨水微微一勾,他说:“好,准了,太子明日就借着扶灵之事随突厥可汗一道远赴灵州;至于建宁侯府牵扯谋逆之事,为了避免朝野震惊,此事按下不表,待突厥可汗离京,这事统统,”他淡淡的沉吟片刻,目光顺着青窗望向西南方,微微勾起唇角说:“就交由另一个儿子来罢。”

  圣人撂下朱笔,心情放松,说:“宣应相,应修撰一道入宫罢,朕许久没有好好下一盘棋了。”王德全躬身应是,他将那几份圣人方才批得奏折一道抱出太真殿,方才缓缓退下。

  与此同时,方才回到建宁侯府的卓枝,尚未来得及坐定,便听到耳边系统不甘寂寞叮咚一声。

  “叮咚,系统检测该小世界已经开启新支线,请玩家选择支线并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