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4节(1 / 2)





  古如月察觉到苏城安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过她什么都没说。

  毕竟她和小疯子没什么关系,没法站在他的立场上来说什么,甚至为他做担保。

  两人说着话的时候,蓝清丽走过来,视线在两人身上转了一圈:“哟,两人聊天呢?”

  不过看到古如月身后的小疯子,蓝清丽就往边上躲了躲,本来一天到晚看不到小疯子的,现在随便一抬头就能见到,烦死了。

  古如月听到蓝清丽这话,眉头不由皱了皱,面露不悦,这人说话真是越来越阴阳怪气的了。

  真是搞不懂原主交朋友的眼光。

  因为小疯子的事情,知青们之间的气氛就没平时那么好,在不知不觉间,知青们之间又有分裂出小团体的趋势。

  种完玉米,大家没有马上休息,而是在讨论着这次地瓜的收成,他们能够分到多少的,又能维持多久的时间。

  紧接着,大家就各自谈起家里的来信。

  大部分知青都能拿到家里寄来的钱、票补贴,所以这次大家就建议,找家里要点粮票和钱,在秋收前把这段日子给熬过去。

  古如月闻言,心里不由冷笑了一下,写信回去要钱要票,开什么玩笑?

  她这次下乡就相当于被扫地出门,是不可能从外婆家里拿到任何东西的。

  当然,如果她能舍下面子,去县城的另一个大队找表姐借的话。

  但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这个表姐最讨厌她,经常欺负她,能不能要到东西很难说。

  在大部分知青都在说要写信,并约寄信的时间时,古如月、苏城安、王洛何就保持着沉默。

  苏城安是家里的老大,底下萝卜头一串,家里还等着他寄粮食回去补贴,是不可能匀出来给他的。

  而王洛何的情况有所不同,他家庭成分不好,家里没人。

  现在不是十年前,全国基本上风调雨顺的,粮食产量比较稳定,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市场也开放了一些。

  所以古如月、苏城安、王洛何只能想办法去每个月固定的集市上换粮食,这是政策允许的。

  原文中,女主就是在集市上换的粮食,所以这件事情完全是可操作的。

  上林大队即使没有申请到救济粮的事儿是真还是假,没人去探究。

  反正社员们找周边的亲戚借一借,加上自留地里的产出、这几年的存粮,度过这几个月的时间并不难。

  知青们没有根基,一切才会显得那么艰难。

  古如月磨着手里的木头,小疯子就在一旁的地上玩抓石头,乖巧得很。

  她看着已经讨论完后,然后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的知青,以及他们若有似无瞟向自己的眼光,心里很是不舒服。

  她知道他们在说自己,因为小疯子更亲近自己,主动靠近自己。

  其实她也觉得奇怪,她身上有什么值得小疯子另眼相待的东西吗?

  不管怎样,古如月知道,因为小疯子,她渐渐成为了知青们的焦点,也不知道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难道大家更关注的不该是女主吗?

  隔天早上,小疯子一大早就起来,说要去找咕咕玩,然后又一溜烟不见人影了。

  刘向齐嗤笑一声,冲着古如月的方向说:“一套衣服打水漂了,白瞎了昨晚那碗饭。”

  古如月皱着眉头对刘向齐说:“不能好好说话吗?”

  刘向齐没想到古如月会回嘴,一时有些没反应过来,毕竟她的胆小内向是所有人都知道的。

  “怎么,小疯子喊你姐姐你就真当你是人家姐姐了?自己都自顾不暇了,就别去充当那劳什子好人了。”

  刘向齐一脸的讽刺,其他几个男知青也一脸赞同地点头。

  古如月气得脸都红了,她深吸了两口气,“什么叫我当好人?昨晚你们有意见就跟林知青和苏知青说,现在这说我有意思吗?”

  “再说了,你们都忘了你们现在还住着人家的屋子了吗?”昨晚给小疯子饭吃,给他衣服的又不是她。

  而且这些人昨晚也跟苏城安、林源清争执过,是他们自己妥协了的,现在冲着自己喊也好意思。

  不过是看她好欺负罢了。

  苏城安管着知青点,林源清手中有粮,全都得罪不得,可不就自己这颗软柿子捏吗?

  古如月心里很生气:哼,等她熟悉了这边的情况,她就自己分出来吃。

  “你们昨晚怎么就不坚持到底?现在在这边说我,有意思吗?”

  古如月真的生气,这些欺软怕硬没卵用的人!

  刘向齐哼了声,他反驳不了这句话,恼羞成怒地说:“懒得跟你说,你就当你的好姐姐去吧。”

  古如月也哼了声,就会嘴巴瞎咧咧,不过原身的性子也是太软,谁都想踩两脚。

  但刚才她气狠了,反应不是原主该有的反应,有人怀疑就有人怀疑吧,无所谓了。

  本来她还想着改变的话不能一蹴而就,一点一点地来,让大家都看得到。

  现在古如月觉得自己想太多,自己又不是什么大人物,谁还能随时关注自己,反正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