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0节(1 / 2)





  你的工作咋办?”

  “我想着与谁换一换,到时候给我家大侄子,也就只有他年龄合适。”杨清其实明白,开年以后,好多学校都陆续停课,不停课的学校上课和不上课其实区别不大。

  但毕竟那是年后,到时候再给,更麻烦,更加不知道给谁。现在十三岁的孩子就能接班上班,自家十五岁以上的孩子好几个。

  工作要是换好,能接班的有好几个,到时候给谁不给谁,都是问题。

  “咱医疗系统的工作不好换。”文琴是知道的,接班也是。

  “嗯,我与我们院长说了,他在我走的时候,问,供销社的工作你可以吗?

  我觉得可能有戏,真要是供销社。文琴,到时候麻烦叔叔帮我多照顾照顾建国。”

  “行,真能到供销系统倒是没有问题。”文爸爸前两年调去了供销系统,是实权二把手。

  两人聊了会儿,有人喊文琴,杨清才离开。

  离开以后,直奔黑市。

  从黑市出来,杨清的自行车后座两边搭的两个篓子里面装满了粮食与食用油。

  挎包里也多了不少的全国粮票。还有几张油票,这些年,从杨清穿越而来以后,家里做菜的油都放的足足的。

  肚子里有了油水,吃饭也吃的少。

  脸上也没有像别人一样的菜色。

  二老是越活越年轻。

  十天的时间,办很多的事情,杨建国去了供销社上班。

  家里老大大嫂高兴的不行,其余的虽然眼馋,但也没有说什么不好听的话。

  都明白情况,这是突发事件,加上建国最大,工作肯定是先给他。

  杨大嫂那是高兴的整日眉开眼笑,只差把嘴咧到后脑勺。

  杨二嫂杨三嫂心里羡慕,但真没有说一个不好听的或是嫉妒的字。

  几年下来,她们的性子中的一些小心眼等被掰正了不少。

  一早上,杨老三开着从生产大队借来的拖拉机,送妹妹一家去火车站,二老也一起去送。

  车站里,杨母与杨父一人抱着一个孩子,不愿意松手。直到不上车都不行了,才放开。

  二老真是泪眼朦胧,万分不舍的。

  火车“况且况且……”带着所有的乘客一直朝首都进发。

  一家四口先去首都,顾朝阳在首都住两天,就要一个人先去部队。

  杨清会在大院住段日子,至少要住到年后。

  既然回了首都,肯定要在首都过一个年。

  顾朝阳的爸爸还没有见过两个孙子孙女,只是在照片上见过。

  为此,杨清还得回大院住,陪着顾爷爷顾奶奶顾妈妈住,顾爸放假休息的时候也是陪着父母住在大院。

  保山市,某部队,家属区

  “团长,一共十几个包裹,都是你的。”小战士说道。

  “你让小谭,帮我送去家里,先放着,别拆开,我下班以后自己拆。”

  已经上班几天的顾朝阳,边工作边交代着。

  “是。”

  小谭:谭红兵,是顾朝阳的勤务兵。

  从老家提前寄来的包裹到现在才到,应该还有一批。

  第一批十几个包裹是全家四口现在能穿的衣服鞋子,还有杨清从空间里那出来的蚕丝被新棉被套之类的。

  寄的床上用品都是老家没有用过的,没法子,老家也要留床上用品,以前用的依然留在家里,以后回家还能用。

  粮食也寄了几袋,油寄了十多斤,全是杨清从空间以及黑市弄的。

  相互掺着,也不打眼。

  后面的一批全是干菜,泡菜还有腊肉腊香肠,腊鱼以及腊货野鸭子,咸鸭蛋等。

  刻意多寄很多东西,故意的,让家属区的家属们也知道知道,他们家底子厚。还有有物资来源,以后家里吃的好点,想来没有人会过多怀疑吧。

  为了以后的伙食好,杨清是煞费苦心,为此还进山了三趟,每次都是满载而归。

  以后等那些做好了,还会继续寄给她。

  小谭战士一趟趟的搬,搬了好几趟,这还是借了板车拖。才能三趟就搬完。要不然 ,得十几趟,都是大包裹,一次能搬一个包裹就不错了。

  家属区,有楼房,也有一批平房。平房是最早的房子,那时候还没有家属随军的规定,住这房的全是夫妻两在一个部队的,都是独门小院,院子里就有之前规划好的菜园子。

  房子都不小,都有四个房间一间客厅,一厨一厕,还有两间单独的杂物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