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 / 2)





  此行应是欲让他站队,给皇太孙添筹码。

  宋毅当下就有几分迟疑。

  他坐在案前反复思量了许久,然后方将密信递给福禄,却未下令烧掉,反倒令福禄将此信妥善保管。

  起了身,宋毅往厅外走去,沉声道:“备马,去绿营。”既然圣上允他带千名精兵入京,那他依命行事便是。至于其他的……且待看罢。

  这夜,宋毅与苏倾温存完后,抱着她喘息平复的时候,说了他两日后要入京的事。

  苏倾正想着如何开口说要吃些避子汤的事,便是少吃些也好。虽说她如今这身子怕是有些坏了,难以受孕,可凡事都有个万一,她着实怕她一个不幸就中了招。

  正这般琢磨的如何开口,冷不丁听他提及要入京的事,不由就愣住了。

  宋毅抚着她濡湿的鬓角,低声道:“时间太紧,纳你入府的事怕是赶不及了。待爷从京城归来后吧,到时候风风光的给你办一场。”

  迟迟没听到怀里人的应声,宋毅忍不住低头看她:“怎么了?”

  苏倾回了神。

  “没什么,就是在想着也不知大人什么时候回来。”

  闻言,宋毅就笑了起来:“放心,爷会尽量早点赶回来。”说着忍不住低头去寻她的唇,呢喃道:“可还有力气?”

  苏倾眉睫微颤,然后就伸了纤细的胳膊,轻轻揽了了他后颈,阖了眸开始回应他。

  宋毅喉结一动,难以自抑。

  下一刻翻身而上,在她清浅的喘息声中,与她交颈缠绵,共赴良宵……

  第72章 书信来

  二月初八这日, 两江总督宋毅亲率一千精兵上了舰船,奉诏入京。

  直待底尖上阔首尾高昂的五艘舰船驶入平江河, 逐渐消失在众人视线中, 码头上的众官员方站直了身,开始交头接耳的小声议论开来。

  “不知道啊……”

  “京中怕是朝局复杂……”

  “不知会不会波及……”

  “听说是当今……”

  “噤声, 噤声……”

  梁知府听得他们妄自议论,不由皱了眉。

  轻咳了声,他面容严肃道:“诸位莫要妄自揣测, 一切待督宪大人归来再说。在此期间望诸位恪尽职守,躬勤政事,若谁敢疏忽懈怠,本官定不饶他。”

  众官员忙敛容肃穆应是。

  回衙署的时候,梁知府是有几分心神不宁的, 因为他在担忧他的长子梁简文。

  虽说是他求了督宪大人一番, 请求督宪大人此行入京也带上简文一道, 可毕竟如今京城正值多事之秋,简文于此时踏入这凶险之地,他这做父亲的心里又如何能安稳了?

  梁知府叹气, 也是简文时运不济,科考赶上了这档口……虽都传言当今圣体违和, 可既然朝堂没有正式下诏令取消此届正科, 那么简文就要入京赶考。

  否则错过了这届正科,他们简文岂不是还要再等三年?而三年,足够一个新任官员在官场上稍稍的立足脚跟了。

  况且, 有督宪大人照看着几分,左右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梁知府心下微定。

  皇宫玉澜殿。

  九皇子正在陪着他母妃用膳,猛地听得他府上幕僚来报那两江总督宋毅,带了一千披甲执锐的精兵走水路入京都,不日将踏入皇城,不由大变了脸色。

  “他是……奉诏入京?”奉诏入京四字,九皇子扭曲着脸说的咬牙切齿。

  那幕僚打了个冷颤,忙小声说了句是。

  九皇子就发怒的猛地掀翻了一桌子菜,喉咙里发出愤怒的低吼:“凭什么?本皇子哪里比不上那姒昭!”父皇凭什么认为那姒昭就比他适合做皇位!大渊朝的皇位从来都是能者上,父皇又凭什么这般有失偏颇!

  玉贵妃听得那宋毅只带了一千精兵入京,倒是没觉得是什么威胁,便建议道:“皇儿不必忧虑,左右不过一千个兵罢了,怕什么。他识趣些还好,若敢不长眼的坏咱的事,吴提督的两万兵马就能将他砍成肉酱。皇儿你……”玉贵妃后头的话消弭于九皇子吃人的目光中。

  九皇子收了目光,死命压着胸口的暴虐。若刚说话的不是他母妃,他怕真能去撕了她那张嘴。

  一千精兵的确挡不住两万兵马的攻势,却也足够护着宋制宪活着逃出京都了。等那宋制宪回了两江……呵,两江三省光精兵就二十余万,都是吃素的不成?

  提这昏招的,是怕他死的不够惨罢。

  九皇子脸色阴沉的在殿里焦躁的踱着步。

  这就是他父皇的依仗,为那太孙铺路的最重要的一步棋。

  那宋制宪……可真要投了皇太孙一党?

  他不由想起之前父皇召右相进宫密探一事。

  九皇子脸色愈发难看起来。若是他们二人解开了当年的芥蒂,那他这么多年的谋划,只怕真要功亏一篑了。

  他,不甘心。

  九皇子心下一狠,他必须要赶在父皇拉拢人之前,将那宋制宪拉入他的阵营中。

  招手叫过那幕僚,九皇子在他耳旁迅速低语了番,那幕僚点头,然后赶紧去照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