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章(1 / 2)





  贾母高坐于花厅上首,她拿着贾政刚签好的契约美滋滋的欣赏一通。贾母很高兴,顺手一挥,红包一堆。珍珠和玻璃各提了一篮子的红包出门派发,见者有份。

  林如海携女黛玉路过,珍珠笑嘻嘻的奉上两个大红包。

  林如海笑了,“许久没收过这个了。”林家人丁淡薄,老爷子老太太去得早,家中并无长辈,林如海确实很久没收到来自长辈派发的红包。

  黛玉笑着掂量自己红包的分量,又看父亲的比自己鼓许多,沉甸甸的。黛玉因笑道:“外祖母今年的红包又‘偏心’了。”

  琥珀和珍珠笑了。林如海不懂其中的缘故,跟着笑了两声,转即带着黛玉继续往贾母处去。父女二人走在游廊下,忽听有清脆的男声传来。细听之下,竟是有人在吟诗。黛玉好诗,心生几分好奇,竖起耳朵意欲仔细听。

  “……女奴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

  林如海分辨出这两句,立马伸手掩住了黛玉的双耳。

  ☆、第 36 章

  女奴,公子。

  不必通篇全知,只听此一句,便知作此诗者是个骄奢淫逸的公子哥儿。男子闲来无趣躲在闺阁里,吟作这种不痛不痒的诗句,本就不算什么本事。富贵闲人之类的,林如海见识过,且平生最看不上这样的。若论骄奢,他自己就是勋贵之后,且还是林家的独苗子,具备多少被宠的条件,他还不是从小就勤学上进,一博探花之名?

  今天不管是哪位贾家子弟在此吟诗,必是个碌碌无能、不学无术之辈。说句不自谦的话,荣府如今不比当年林家,府中更没有哪个爷能宝贝得过当年的他。他作为林家的单传血脉,尚且没资格干这种事,试问荣府里又有哪个子弟够资格?

  林如海断不会让女儿被这种诗污了耳。男孩子学本事,为的是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若是拿整日学来的这点本事用到闺房中,作些淫词烂曲故意在不懂事的姑娘家跟前显摆,当真是又无趣又无能。黛玉花容玉貌,正值芳华之年。他们父女好端端的走在路上,忽有人诵诗,词句显然几经雕琢过的,怎会是巧合。

  林如海耐着性子听完这首破诗,眼里染上一层薄怒。他放下手,在黛玉茫然疑惑的眼神中,怒问一句是谁。游廊斜对面的山石之后走出一人来,朱红锦袍,珍珠抹额,面若冠玉。宝玉作揖,冲林如海父女微微一笑,脸上毫不意外地尽显轻浮之色。

  果然是贾宝玉!

  林如海没见到人之前,心里就猜测是宝玉。不过凭他多年为官的谨慎态度,林如海没有妄断。今见真是他,林如海不禁嗤笑几声,倒真没冤枉了他。

  宝玉见林如海和黛玉父女,故作惊讶,连忙快步上前请礼,笑道:“倒没想到会在此遇见林姑父与林妹妹,才刚……我作的诗是不是被你们听到了?”

  黛玉要说话,被林如海挡在了身后。林如海轻蔑的低头打量宝玉一通,嘴角噙笑嘲讽回他一句:“一字不落!”

  “哎呀,竟真的被林姑父听见了。”宝玉害臊的羞红了脸,茫茫作揖赔不是。宝玉心里却忍不住跃跃欲试,这首诗是他准备了多少日的。宝玉知道林如海为人清高刻板,故吟诵之前一直在斟酌词句。他可是修改了数日,方敢在探花姑父跟前献丑。宝玉等了一会儿,本以为林姑父是文人,会不禁品评他的诗句。万没想到,林姑父什么都没说,看了他一眼就走了。

  宝玉自认适才朗诵的那首诗作得完美无瑕,丢不了他的脸面。故按耐不住好奇,宝玉出声叫住了林如海,他快步上前,笑着鞠躬求林如海:“既然这般巧的被姑父听见,外甥不才,求姑父提点一二。”

  林如海轻笑,眯眼打量宝玉:“你该知道我的出身,我可不会因你小小年纪,尚未进学,便放低了要求。”

  “还请姑父不要顾忌。”宝玉再次鞠躬,做足了礼。

  “陈腔滥调,用词刻意,毫无意境可言。”林如海无情道。

  宝玉瞬间石化了,脸上的‘恭敬’的笑容还未来得及收敛。

  黛玉透过父亲身边的空隙瞄见宝玉,偷偷地掩住嘴,笑了。林如海将女儿的笑尽收眼底,拉起她的手,道:“走吧,玉儿,别让你外祖母等急了。”

  黛玉乖乖的点头,抿嘴再看一眼宝玉的窘迫,遂和林如海去了。

  宝玉当众丢了脸,自觉委屈,立在原地哽咽了半天,倒无话可说,她转头跑去找他母亲。宝玉满眼含泪,视物不清,跟个无头苍蝇似得在游廊里乱跑,拐出去的时候,撞到了迎面而来的邢夫人。

  “我的神哟,你这是作甚么!”邢夫人惊喊一句,捏住宝玉的下巴,见他哭了,蹙起眉头,用帕子给他擦了擦眼泪。“好孩子,你这是怎么了?”

  宝玉摇头,委屈道:“去见我母亲。”

  “别去了,我刚从你母亲那回来,她马上就往这赶了。你倒不如随我去老祖宗那里等着。”邢夫人不容宝玉分说,便牵了他的手腕往贾母那边去。

  宝玉觉得大伯母比以往好亲近了,此时他受委屈急需倾诉对象,便将才刚遭遇说与了邢夫人。“怪我没料到林姑父才学了得,瞧不上我胸中这点墨水。”

  邢夫人听说宝玉是耗费了几日时间谋划,故意在林如海跟前卖弄,心里头骂了他千万遍。林如海哪里是嫌弃他没才华,文人素来奉承斯文之礼。宝玉分明是唐突了黛玉,惹恼了林如海。故才会令林如海那般斯文的人忍不住恶言相向。可怜宝玉,至今尚不知人家懊恼的真正原因是源于他的刻意卖弄。

  这孩子越来越蠢了,没有当初的可爱。

  邢夫人拍拍宝玉的头,没多说什么。这不是他的儿子,她自然说不得。况且他母亲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更是惹不得的。邢夫人为今好容易学来的处世之道,就是“不多言,不多问,不多管”。邢夫人从不指望自己能像王夫人以前那样风光。对于她而言,能住荣禧堂,有老太太、老爷尊重她,已是叫人知足的日子了。“知足者常乐。”老太太经常提点她这句话。邢夫人铭记于心,更是改掉了自己贪心不足的毛病。时间越久,这句话对邢夫人来说越受用。

  “到了!”邢夫人笑着拉宝玉进屋。宝玉不敢,怕自己再见林如海难堪,转身要跑。邢夫人拉住他,轻敲了下他脑门子。“今儿个年三十,你怎么都要见的,躲得过?”

  宝玉悔恨的低头,难受的要死了。

  “宝玉!”王夫人喊一句,急匆匆地跑上台阶,把宝玉搂进了自己的怀里。王夫人搓了搓宝玉的额头,侧身,将宝玉护在距离邢夫人较远的一边。

  邢夫人纳闷的看着她,不懂她此举何意。

  王夫人瞪一眼邢夫人,捧着宝玉的脑袋瓜儿,用手摸了摸他的额头,护犊子道:“宝玉,跟娘进屋。”

  宝玉也不大懂王夫人的意思,感谢的看一眼邢夫人,被母亲拉扯进去。王夫人临进屋前,又瞪一眼邢夫人。

  邢夫人觉得莫名其妙,无奈的笑了两声,也进去了。一进屋,温香气息扑面而来,花厅里热闹非凡,满是孩子们的欢笑声,令人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邢夫人不计前嫌,笑着去给贾母请安。王熙凤正在贾母跟前奉茶,也来给婆婆奉上一杯。至于王夫人那里,王熙凤在心里斟酌了下,没去搭理。

  王夫人白一眼王熙凤,接了丫鬟的递来的茶,赌气喝一口。她坐在邢夫人的身边,眼见着王熙凤笑着巴结邢夫人,心里莫名的不爽。她才不过在法华寺呆了半年,荣府里的人似乎都不认识她,都不把她当回事了。

  王熙凤一走,王夫人就把怒气转嫁到身边的邢夫人身上。“嫂子真是好兴致,才刚训斥我还不够?”

  邢夫人愣了,不大明白的看向王夫人。

  王夫人更气:“才刚嫂子还对宝玉下手了,怎么这么快就忘了?”

  邢夫人恍然大悟,怪不得才刚在门口王夫人看她跟看仇人似的,原是因她见自己伸手敲了宝玉脑门一下。她不过是轻轻碰了宝玉,好心提醒他罢了,竟成了王夫人眼里的恶人。

  真冤枉!

  邢夫人意欲理论,忽见王夫人那副“认定是你”的神态,她觉得说什么都无用了。罢了,离她远些就是。邢夫人嗤笑两声,借着凑热闹的劲儿,起身去了黛玉、迎春那边。

  王熙凤看出苗头不对,聪明的不往王夫人跟前凑。李纨倒没得选,候在王夫人身边,跟个木头似得,一句不吭。王夫人纵然训斥他,她也不还嘴,就做个死石头。于是,贾母的花厅你形成了诡异的场面:一面是王熙凤、邢夫人和姊妹们那边,热闹非凡。另一面则是王夫人这边,冷得几乎可以结冰。王夫人也意识到这点,将宝玉强拉在身边。宝玉几番要走,终于挣脱王夫人的桎梏,试探的往黛玉那边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