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章(1 / 2)





  他皱了一下眉头,终究还是不甘不愿的站正身子,朝安平行礼:“参见殿下。”

  安平笑眯眯地要上前来扶他,一眼看到他身后的齐逊之,顿时止住了步子。

  没人知道是怎么发生的,就知道眼前安平殿下的脸色忽然就变得凄哀起来,下一刻已经几步冲到了齐逊之跟前,扶着他的胳膊一副泫然欲泣的模样。

  “啊,子都,你怎么来了?现在腿没事了吧?当初都怪本宫,都怪本宫啊……”

  包括刘绪在内的所有人都愣了,只有福贵在一边抽了抽嘴角,默默望天。

  齐逊之脸上笑意加深,眸中却寒光闪烁:“哟,殿下原来还记得我啊?”

  “啊,子都,你这是什么话?本宫怎么可能不记得你,快让本宫瞧瞧你的腿,没事了吧?啊?”安平一脸关切,努力从眼中挤出两滴眼泪失败后,转头朝福贵大声喊了一句:“去把整个太医院的人都叫来!”

  眼见情况愈演愈烈,齐逊之终于从安平手中抽出手来,拍了拍她的手背:“殿下不必如此自责,都过去了不是么?”

  安平撇了撇嘴,不是因为对他的话不相信,而是齐逊之在拍过她的手背后就顺势扣住了她的手腕,力道之大差点没让她嚷出来。

  她冷冷地眯着眼睛瞪他,说出来的话却仍旧温和:“哦?你真的不怪本宫了?”

  齐逊之也笑,眼神阴险,脸上却是云淡风轻:“真的。”

  真的你还不松手!

  安平强忍着把他狠揍一顿的冲动,猛地从他手中挣脱开来,低头看向他的双腿,眼神几不可察地闪过一丝愧疚。

  不同于刘绪,安平与齐逊之乃是旧识,实际上,齐逊之十岁便入宫做了她的伴读。

  齐逊之是有腿疾,却非天生如此,走到如今这一步,全拜安平所赐。

  安平尚武,幼年习武的时间比学文的时间还长。八岁那年,她偷偷牵了西域进贡给崇德陛下的汗血宝马去演练场学骑术,哪知那马尚且年幼,性烈无比,她小小的身子还没坐稳就差点被掀翻在地。

  齐逊之那年已年满十五,身为伴读,自知责任重大,慌忙前去相救,手忙脚乱间是护住了安平,却被马蹄踩踏了小腿……崇德陛下当时大为光火,差点要对安平动手,却被冷汗连连的齐逊之阻止。他一脸内疚自责,说自己照顾殿下不周,致使她差点遇险,如今只望陛下不要责怪自己,万望莫再苛责殿下了。

  安平那个感动啊,一路握着他的手把他送出了宫啊,哪知上了马车,他就暴露了本性,当即甩了一句狠话出来:“要是我残了,殿下你这辈子都别想安生!”

  安平惊悚了,幼小的心灵被彻底地打击到了……之后的两年间,齐府四方延请名医,奈何齐逊之的腿就是治不好。安平内疚无比,跑去看他,却被他一顿臭骂给轰出了府。

  身为一个深受万人疼爱的公主,安平殿下再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这之后二人没再见过面,一直到后来入国子监读书才又撞上。据说那年齐逊之相中了一位千金小姐,家人满怀期盼地前去提亲,却因为腿疾而被婉言拒绝了。

  安平知道后,抚着额头说了句:“事情大条了……”

  果然,之后的情景,用福贵的话说,那叫天雷勾动地火,晴天乍起霹雳!

  温文尔雅的齐大公子对谁都是一副好脾气,只有对安平殿下,明明一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的模样,却还强压着摆出一副“其实我一点也不在意”的样子,于是在安平殿下心中造就了阴险狡诈的形象。

  大约在国子监待了两年,安平在对他的愧疚和愤恨中饱受煎熬,终于下定决心外出游学,这之后彼此便再无交集。恰巧那年刘绪初入国子监,所以逃过一劫,免遭其“辣手摧花”,实在可喜可贺。

  但是现在他却喜不起来。

  当年他对此事只是略有耳闻,后来虽对齐逊之受伤原因有过疑惑却也不便询问,所以此时得知与安平殿下有关,颇为惊讶,同时也不由得大感惆怅。

  难怪陛下会拉着齐逊之在殿中再三交谈,原来是安抚。而齐逊之与安平殿下既然有此过节,大有水火不容之势,这驸马的位子岂不是最终还是要落到他的头上?

  与安平殿下这场突兀的会面在她见到齐逊之后很快便宣告结束,齐逊之被搀着朝自己的软轿走去之前,拍了拍刘绪的肩头,笑得轻松而温和,照旧是那句安抚:“庆之,看开点吧。”

  “……”

  第二章

  崇德陛下只有一后一女,皇宫向来冷清,导致宫人们在闲暇时连个可以八卦的内容也没有,委实无趣。不过最近却热闹起来了,只因刘太傅之子突然受封为少傅,开始日日入宫陪伴安平殿下了。

  崇德陛下已经决定随皇后前往青海国休养,启程的前一晚,特地招来安平询问她对刘绪的感觉。

  安平端坐于桌前,端着一盏茶在鼻下轻轻嗅了嗅,一脸陶醉之态,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彰显皇族的优雅,又融合了她自身的洒脱风流,气质天成。而后才慢条斯理地切入正题:“所以父皇的意思是,要女儿招了刘绪做驸马?”

  崇德陛下微笑点头,语带感慨:“没想到这孩子这般优秀,品貌俱佳,安平,你需得好好把握啊。”

  一想到要为一棵树木放弃大片森林,安平就不乐意了,笑得很是敷衍:“父皇,不过短短几日相处,太早了吧?”

  崇德陛下摇头叹息,你到底明不明白机不可失的道理啊?

  一直在旁没有做声的东德皇后忍不住道:“身为女子当做大事,怎能这么快便谈及婚嫁?”

  崇德陛下抽了抽嘴角,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当年追求这位女尊国女王的艰难历程,无奈地安抚她道:“话不能这么说,大梁与青海国不同,早日有了皇孙,也是个筹码嘛。”说着他转头看向安平,眼含深意:“安平,你明白父皇的意思吧?”

  安平自然明白,持反对意见的大臣和皇族要么出于面子,要么出于利益,总之都不会轻易松口让她成为皇位继承人。而生下皇孙,阻力就会小上很多。以幼子生母的身份垂帘听政甚至摄政临朝,也算一种变相的继承方式。

  她抿唇不语,一向随意到近乎散漫的神色忽然变得正经起来,在灯光之下看来,竟让人觉得与周围的一切都拉开了深远的距离。

  东德皇后犹自不悦道:“本以为梁国推行女官之制这么多年,风气应当更为开放,没想到竟容不下安平登基称帝!”

  崇德陛下在她身边坐下,捏了捏眉心:“唉,毕竟有祖制压着,当初摄政皇叔一人专政时推行女官之制尚且阻力重重,更别提如今要立一位女帝了。”

  “那便慢慢来吧。”

  忽来的一句话让殿中一下子恢复安静,崇德陛下与东德皇后目光一致地扫向安平,后者却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端着茶悠悠然地饮了一口,然后抬眼笑眯眯地补充了一句:“选驸马可以,不过慢慢来,女儿还想再挑一挑……”

  如果这是可以可以让朝臣们对她放心的条件,她也不介意尝试一下。反正男子再多,对她而言,意义都一样。

  嗯,男子如衣服嘛……※殿中沉香袅袅,窗外春光正好。

  刘绪不甘不愿地随圆喜踏入东宫殿门,一抬头却顿时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