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3章





  老太太看着脚下跪在的三儿子,不由的叹口气“你那媳妇,你该好好的和她分说其中的厉害关系,怎么能任她胡说。”

  “娘,我说了,她就是没听进去。您别生气了,回头我教训她。”三老爷爬起来,坐到老太太身边,陪着笑说道。

  “唉,那天我和你说过,你们两兄弟要同心同德,咱们这支才能发扬光大。钱财算什么,没了你大哥的官位,你的生意也难做。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事情,她怎么就不明白。再说雪莲这孩子也是命苦,当年嫁的就委屈,你二哥就这么点骨血,她得的那点东西和你们所得的能比吗?咱们家的闺女放在外边受苦,岂不是笑话你和你大哥没人情味。”老太太语重心长的说道。

  “娘,我知道,我也心疼雪莲大侄女,昨个我还说让她好生对待大侄女一家。这个蠢女人,我要不是看在她生了两个孩子的份上,我就送她回娘家去。”三老爷恨恨的说道。

  “她如今说话做事是有些不着调,你该好好的敲打,这要是传到亲戚的耳朵里,成什么了,欺负孤儿寡母可是什么好名声。”

  三老爷也是一脸的懊悔,“儿子知道,回头让她给大侄女赔礼去。”

  “唉,娘老了,如今身子破败,不定那天就去了。我在族长看着我当年照顾过他的情分还能照看你们,我不在就不好说了。”

  “娘,您别这么说。儿子不好,惹您伤心,您一定能长命百岁的。”三老爷噗通又跪了下来。

  他不太清楚母亲和族长间个关系,他只是模糊听说,族长从小没娘,当年母亲很照顾他。不然族长当年也不会拼力保住父亲,保住大哥的官位。

  老太太一脸疲惫的看着这个也四十多的小儿子,“我提出过继,一是为了传承二房的香火,重要的也是为现在这几个要下场的孩子。你媳妇就不想想,族里多少子弟,族长能记得多少。族长他最讲究的就是人伦大义,父慈子孝。你也看到,族长他今天对你们多满意。”

  田娘不知道老太太母子的谈话,她如今守着好不容易才睡过去的张氏。看着母亲皱着的眉头,她心里很难过,觉得自己没本事,到底让母亲受到别人的质疑和侮辱。

  “大姐,我们回家吧,这里我不喜欢。”昌柏在她身后,低低的说了句。

  “小弟,你看到了刚才的事情,有些事情不是你不喜欢就不存在,不发生的。发生了,要想法子解决,而不是逃避。”田娘看着昌柏,皱着眉头,她这弟弟,到底还小。如今被说成这样,那里还有退路。

  “大姐,我会好好读书,争取早日取得功名,就没人敢说娘亲的不是了。只是现在,我们该怎么办”昌柏一脸的信任看着田娘。

  “嗯,你说的对,不过也要注意身体,能取得功名自然是好的。我看你今天一直在温书,也要适当的活到一下。这些事情你不用担心,回头我们出府,去咱们自己的宅子,过咱们自己的日子。”田娘微笑着说道。

  “真的,太好了,这两天我什么都要小心,话都不敢说。真是度日如年啊。只是娘她能同意吗?”昌柏神情喜悦的说道。不过看到床上的张氏,脸色又暗淡了。

  “能的,你不要担心,有姐呢。回房去睡吧,晚了,早上还要起来去请安呢。”

  ☆、28 刘浅语

  第二天,田娘正陪着母亲坐在暖炕上说话的时候,外间的孔妈妈喊“大姑奶奶,大少奶奶带人过来,到了院子门口了。”

  “娘,你身子不好,这天冷,你就在这等着,我去看看。”田娘按住要起身的张氏。她如今很担心她娘不能放下三太太的那些话,她刚刚一直都在开解她娘。

  因为昨天说好了,今天昌柏随五爷张新一同去族学报道,早上在老太太那里聚齐。昨天晚上因为受了三太太的辱骂,张氏的精神萎靡,早上就没起来。田娘只好自己带着昌柏,去给老太太请的安,然后把昌柏交给了她新上任的正牌舅舅。

  “不太好吧,毕竟咱们是客。”张氏还是挣扎要下地。

  田娘看着一身家居旧衣,脸色苍白,头发有些蓬乱的张氏,耐心的说道“娘,你头发乱,梳理下,免得一会让人看到失礼。我去迎,再晚点人进来了,回头传出去岂不是被人笑话咱们家没教养。”

  “是吗,我整理一下,这衣服也有些皱。你快去迎迎,莫让人笑话了去。”张氏低头看了下说道。

  田娘安抚住张氏,就匆匆的快步迎到院子里。她一出房门就看到大少奶奶刘氏,带着两个丫鬟缓缓的行来,她连忙上前行礼。

  “田娘给大舅母请安,大舅母怎么有空到我们这来了,可是有事?”

  田娘才一屈膝,还没拜下去就被大少奶奶扶住:“好孩子,都是一家人也不是第一次见了,不要这么多礼。这天冷,你娘呢,咱们进去说。”

  田娘看拉她的刘氏,圆润的脸上带着温存的笑容,头发简单的挽成一个圆髻,插了根通透的缠枝海棠花造型的白玉簪。身穿白色绣海棠花的对襟褙子,水红的八幅长裙,外披镶狐狸毛的大红锦缎面披风。

  田娘眼角一扫,看刘氏身后的两个丫头手里都捧着一个包袱,就知道她是干什么来了。看来三太太到底没拗过老太太,只是她自己不好出面,只好让三房的长媳出面了。

  “我娘身子不好,昨个一晚上没睡好,刚刚才起来,却也是一直都头疼。听说您来,她非要出来接你,我说大舅母是个通达的,断不会因为这些个俗礼生了您的气。倒是您出去再伤了风,倒是让大舅母心里过意不去的。”田娘扶着刘氏的手说道。

  刘氏看着眼前这个小姑娘,一身灰蓝细布小袄,同色的裙子,一丝装饰花纹都没有。头发挽成两个圆髻,只用灰蓝的布条缠着。细嫩的小脸上虽然勉强带着笑意,可皱着眉头却透露了内心的忧愁,清亮的眼睛里遍布了血丝,想来一个晚上都没睡好。想起她那个婆婆,心里不由的叹口气。

  “云裳,你做得对,都是一家人,迎来送去的闹那些虚礼做什么。这小手凉的,快进去,我也去看看大姐,来了这些天,我也忙,一直都没好好的说几句话。”刘氏怜惜的拉着田娘的小手说道。

  “舅母记得我的名字啊,我自己都快不记得了。”田娘听刘氏喊云裳楞了下,不由的问了句。

  “好孩子,我怎么不记得呢,这名字可是从云想衣服花想容这一句化来的?”刘氏温柔的问道。

  “是,我听我爹提起过。”田娘应声说是,路程短,几句话就到了卧房。

  刘氏匆匆上前,仔细的觑了觑张氏的面色“早上没看到大姐,听孩子说不舒服,我这忙完就赶过来看看。”

  “快坐下,我就是有些着凉,没事。劳烦弟妹跑一趟。”张氏勉强的笑笑。

  “你们两个把东西放下,就出去吧,我们娘们要说些私房话。”刘氏让两个丫鬟把东西放下说道。

  屋里就剩下了她们三人,刘氏拉着张氏的手 “大姐,昨个你委屈了,我代我们太太给你磕头赔礼。看在你兄弟的份上,原谅她酒后失语吧。”

  刘氏说完就作势要跪,张氏慌忙拉住, “弟妹,这可是说的那里的话。快坐下,咱们姐妹好好的说话,可不兴这个。”

  田娘也上前扶住刘氏“大舅母过虑了,都是一家人,那有牙齿和舌头不打架的。那不过是醉话,过去就过去吧,我娘她断不会记着的,您放心吧。”

  刘氏点头附和,一脸的赞叹“大姐,你看云裳这孩子,多贴心,还懂事。这两天我一直和大爷说,要是我也有这么个女儿就好了。”

  “这可不是我自夸,我这半年来,亏得有她在身边,帮我做事。你别看她年小,家里的事情倒是大半都是她去谋划。唉,只是可惜了,从前她最擅诗书,如今为了家计,竟是除了考较她弟弟,平时从不摸了。”张氏摸着田娘的头发,苍白的脸上露出了真心的笑容。

  刘氏打开两个包袱“大姐,这个是我的一点心意,你别嫌弃,留着给孩子用吧。”

  “弟妹,你来就来了,还拿什么东西。别打开了,一会回去你都带回去,你的意思我明白,三婶的脾气我还不知道,刀子嘴豆腐心的。放心,我不会介意的。”张氏按着刘氏的手。

  “不是什么好的,都是家常用的。昨个我们大爷也说了,昌柏以后的事情他都会留心的。”刘氏拉开张氏的手,笑着打开了包袱。

  田娘看着眼前,一个包袱里是四色缎子,一玉白,一月白,一藏蓝,一雪青。另一个里面是一套文房四宝和小小盒子。刘氏打开那个小盒子,拿出一对银绞丝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