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章(1 / 2)





  看着眼前的景象,田娘不敢张口。她张着嘴,只是肆泪横流,却无法出声。她怕一开口,这些景象就消失了。老天爷,你难道真的听到了田娘的呼唤了吗。

  八年了,八年啊,田娘失去她们足足八年了。可是老天可怜田娘的悲惨,又给了田娘新的希望?

  “郑家的,快别哭了,好歹孩子救回来了。这孩子,福大命大造化大,这一灾过去,就全是福气了。你赶紧让大夫开药,给孩子熬上,回头别再着凉了。”一个三十多的岁,粗眉大眼的女子劝着田娘她母亲。

  田娘认得她,这位崔大娘是隔壁的邻居,她家的两个孩子都曾经是她爹的学生。自从爹过世,没少帮扶自家。

  可是从前的她,觉得自己将来是官家的夫人,却是不喜和农人说话往来的。每次大娘过来,她都是淡淡的打个招呼,就去看书习字。

  “崔嫂子,幸好你在,不然我,我。”羸弱的妇人,又落泪下来。

  田娘勉强的露了个笑脸,可是毕竟刚刚落水,身子虚,转眼就又昏昏沉沉的睡了过去。田娘只知道睡梦途中,被扶起来喝了一碗苦苦的药,然后就又沉沉的睡了去。

  田娘再次醒来的时候,是第二天的黎明时分。透过窗子,外面的天都泛白了。大睁着眼睛,看着将要破晓的天空,万不敢相信这一切。

  她抚摸自己的脸颊和手臂,仔细看着淡蓝色的棉布帐子。然后她静静的流泪,流泪,她要一次哭个够,以后却是不会为了从前再哭。

  她清晰的记得,她十二岁那年,为了救落水的弟弟,掉入池塘,被邻人救起,那年是天元九年。

  就是那一年的春天,父亲死于那场要了很多人命的伤害。

  就是那一年的夏天,她落水后,高烧不退,娘为了给她治病,卖掉了家里仅有的四亩薄田。

  就是那一年的秋天,生活无着落的母亲,带着她和弟弟投奔了父亲的堂兄处,金陵老家。

  就是那一年,母亲终于挨不过生活的艰辛,族人的白眼和苛刻,让过度劳累的母亲,旧病复发,然后缠绵病榻,最终死不瞑目。

  就在那一年的冬天,因为受了族中子弟的欺凌,好脾气的弟弟与人动手打架,被打破了头。受伤的他因为无钱医治,家里无碳取暖,遂染上风寒。

  因为天冷无钱买碳,无钱医治,弟弟也像父亲一样染上风寒,她求告无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弟弟,病死在自己的怀里。

  接着她就被迫寄人篱下,任人摆布。

  田娘猛地坐了起来,摸了摸额头,嗯,是有点热。不过还好。自己不能躺着了。既然老天给了她重来的机会,她就要改变这一切。

  她不要去什么金陵,不去那个鬼地方,她的娘亲,她的弟弟,都不会出问题,不会离她而去。她要奉养母亲天年。她要看着弟弟成亲生子。

  田娘拉过床边挂着的一件兰花棉布衫子,套好。走到那个老式紫檀色的梳妆台前,摸着妆台上模糊的铜镜,她觉得很亲切。

  看着屋里本色的衣柜,窗台上竹篾编的针线箩,墙上挂着的草编的帽子,田娘心里充满了温暖。那个当年的她,怎么没发现这屋子的美好,怎么就能天天的为了一个从没有谋面的人,去学那些没有用的东西。

  拿起妆台上的百家诗,看着上面熟悉的簪花小楷。田娘的眼睛有些模糊。父亲是一个从十六岁中了秀才的举子,可是自那年直到去世,都还是个秀才。

  弟弟出生后,家里一下子多了两口人,父亲为了维持生计,不得已在家里办了私塾。可就是这样,他还是坚持参加三年一次的大考,可是直到最后,也没有达到他的梦想。

  门吱呀一声,田娘回头看去,看见她娘手里端着一个碗走了进来。她忙起身迎上去。

  “田娘,你怎么起来了。来,把药喝了然后快躺下,你身子还发热呢。”田娘的母亲张氏快步上前,摸了一把田娘的额头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