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炮灰养娃日常第57节(1 / 2)





  他们姊妹七个,只有锦桔没回来了,二十多口子人。需要准备三桌饭菜,沈慎行和郑锦明去买的菜,蔬菜家里有,他们买了很多猪肉排骨、还没了几斤牛肉、几斤羊肉、几条鱼,回来后,莫文秀也没说,招呼几个闺女帮忙做饭。

  郑锦华看大姐二姐都去帮忙了,也跟着进了厨房。

  大姐看看她身上的浅色尼外套,推推她:“你别帮忙了,把衣服弄脏了。”

  郑锦华嘿嘿一声:“我没想帮忙,我就进来看看。你们只管做,我只管吃。”

  郑大丫瞥她一眼:“你这懒得。”

  莫文秀在切肉:“她可不是懒,她连锦蓝都不如,一到冬天不上班的话,她都能睡到晌午去,早饭都是慎行给她端到房间吃的,也幸好是我跟她住一起,要是跟她老婆婆住一起,你看看生不生气。”

  正在烧火的郑大丫闺女周妙好奇的看着四姨。

  郑锦华脸一红,说道:“娘,周妙和吴丹都在这里呢,给我留点面子。”

  郑梅子把米饭煮在锅里,看向四妹,说道:“有啥不好意思的,锦华那不是懒,那是她有福气,人家就是想偷懒,还没那福气呢,你那婆婆不好归不好,她不胡搅蛮缠,你不搭理她,她也不搭理你,这样多省事啊,各过各的就好了。你要遇到那胡搅蛮缠的婆婆,跟你歪缠,能把你气出病来了。”

  郑锦华说道:“气不了。一般都我气别人。”

  郑大丫说道:“你是没遇到那难缠的婆婆,坐地上哭天喊地说你不孝顺,你还能怎么办?”

  郑锦华笑着道:“不孝?怎么不孝?没给你吃还是没给你穿呢?总要说个一二三四出来,说不出来,那就没理,再撒泼哭喊也没用,这世上总是有说理的地方的。”

  关键看你狠不狠得下心了。

  周妙在旁边听得津津有味,她看向郑锦华,问道:“四姨,你不怕别人说你不孝吗?”

  郑锦华看向她,笑着道:“不怕,只要咱问心无愧,管别人怎么说去。天天在意别人的想法,这日子还过不过了?你也是,你马上要结婚了,到了婆家,婆婆好相处,你就对她好些。婆婆挑你理找你茬,你也不要忍着。她头一回说你,你就大着胆子顶回去,让她知道你不是好惹的。咱在娘家被疼了十几年,没道理到了婆家,受婆家人气,凭啥啊?就凭你是长辈?”

  莫文秀在旁边皱眉:“你可别乱教了,都教的啥啊,教孩子跟婆婆干架呢?”

  周妙却说:“我觉得四姨说的挺好的。”

  郑大丫摇摇头,说道:“你要有你四姨那么有福气,也就好了。”

  郑锦华不赞同的道:“大姐,你这话我就不爱听。福气是可以经营出来的,咱家周妙模样好看,也勤快,她那对象就该对她好,不然凭什么嫁给他?难道嫁人前,就想着去受气的吗,那样想的话,自己怎么能过好?”

  周妙点头,四姨说的太对了。

  郑大丫和郑梅子都没听过这个说法,疼闺女的人家都是想着闺女只能在家待十几年,多疼疼,去了婆家受婆婆管制,日子没那么好过,哪里会想嫁人了是享福的。

  莫文秀看了郑锦华一眼:“你那都是歪理,到了婆家就要好好跟婆婆相处,哪能天天干架呢。”

  郑锦华摸摸鼻子,跟周妙说:“你姥姥没听懂我的话。”

  周妙笑着说:“嘿嘿,四姨,我听懂了就好。”

  郑大丫看着郑锦华,笑道:“你这还没长大呢,跟个孩子样。”

  莫文秀笑着道:“她可不就是没有长大。”

  郑锦华靠在门边:“我就是到了八十岁也是这心态。”

  莫文秀和两个大女儿都摇摇头。

  人比较多,一锅米饭怕不够吃的,莫文秀又贴了一锅面饼子。

  郑锦华说道:“娘,把那面饼子放在红烧排骨上面蒸,特别好吃。”

  莫文秀点头,跟大闺女说郑锦华道:“不会做,可会吃了。”

  郑大丫笑着说道:“娘,你别老说锦华,会吃不是有福气吗?”

  会吃有的吃才好呢。

  饭菜做好后,孩子们坐了两桌,大人一桌菜都是盛了三份。

  红烧排骨上面贴饼子,孩子们也喜欢吃,一人一个,轮到郑锦华没了,她默默盛了碗米饭。

  沈慎行看她一眼,把碗里面饼子给她,把她的米饭端到自己面前,郑锦华看他一眼:“咋了?”

  沈慎行指指碗:“不是喜欢吃这个?”

  郑锦华看着他笑了,“那你多吃点米饭。”

  沈慎行笑着点点头。

  郑梅子推推郑大丫,凑到她耳边小声说道:“你看沈慎行把锦华惯成什么样了?”

  郑大丫瞥一眼:“哎呀,你别乱看,等会锦华该不好意思了。你没听咱娘说锦华就是孩子性格。”

  郑梅子不说话了,忍不住又往妹妹妹夫那里飘了,说道:“咱们姊妹几个,锦华长得最漂亮,五个孩子了,看起来跟大闺女似的,这么漂亮,也难怪沈慎行稀罕……”

  郑大丫瞪她一眼:“瞎说啥呢,会不会说话?”

  难道锦华不漂亮,就不该被人稀罕?

  郑梅子立即住嘴了。

  吃了饭,十几个孩子争先恐后的洗碗扫地,根本不用大人插手。

  郑大丫看着胜捷和胜音,说道:“这两孩子也勤快,胜捷跟他爸爸像,今后也是大高个。”

  郑梅子说道:“锦华也不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