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年代文炮灰养娃日常第37节(1 / 2)





  锦蓝就笑了,她心思比较单纯没有多想:“当初四姐夫让我来进文工团,没进去,锦良进了文工团。我想回老家的,四姐不让回,说这里机会多些,没想到部队学校有位老师腿摔断了,就让我去代课,我去试了试,他们挺满意的,就留下我了。”

  那位摔断腿的老师,已经开始上课了。她的课上得还可以,学校就没让她走,继续在学校代课,虽然还不是正式工,但学校主任也说了,只要今年她带的班级考得好,明年就给她转正。

  沈敏敏说:“真好。”

  确实很好。她就是想当老师都不行,初中都没读,很多东西自己都弄不明白,怎么教别人呢。

  锦蓝觉得还好吧,有了工作就有工资,可以给四姐一些生活费,自己每月存点,到时候就是结婚了,也不用担心没钱花。

  沈敏敏又说:“你爹娘真好,让你读书。”

  她当初也想继续读书的,可爹娘不同意,说三哥都没读初中,一个女孩子读那么多书做什么?读几年小学,认识几个字就行了呗。

  锦蓝笑了笑:“我爹娘确实很好。”

  村子里的姑娘都没怎么读书,也只有她是高中毕业。

  沈敏敏还想说什么,却发现旁边的锦蓝已经睡着了,她咬咬唇,很是羡慕锦蓝,羡慕她有一对好爹娘,还有一对好姐姐好姐夫。

  三哥宁愿提拔嫂子娘家人,也不愿拉拔自家妹妹,她真的很委屈。

  翌日,郑锦华果不其然又起晚了,沈慎行把鸡蛋、稀饭馒头给她端到床边。

  郑锦华气得想捶他,瞪他:“都怪你,我今天还要去妇女协会呢。”

  说着就坐起来套棉袄棉裤,沈慎行帮她拿袜子拿棉鞋。

  沈慎行摸摸鼻子:“妇女协会去不去也没关系,现在也没什么人找妇女协会。”

  郑锦华就说:“最近这段时间,工作做的好,严会长想做做家访,看看他们的实际情况。”

  沈慎行拉过媳妇的手,看了看她的手表:“时间还早呢,你吃了饭再去,来得及。”

  郑锦华哼一声,没再说什么,刷牙洗脸后,就开始吃饭。

  家里其他人都吃过饭了,孩子们该上学的都上学了,该喂奶的也喂过奶了,都在走廊下面晒太阳呢。

  郑锦华吃了饭,就跟莫文秀说:“娘,你别出去了,我上班回来顺便从供销社带点菜回来。”

  说着她拿了围巾,就风风火火的走了出去。

  沈慎行就说:“等下我去买菜吧,你别买了。”

  郑锦华丢下一句:“你在家陪爹他们说话吧。”

  因着是军区供销社,里面还是有卖军大衣的,价格不便宜。她还想买菜回来,顺便从购物系统里给他们爷爷买件军大衣呢。

  沈慎行:“行吧。”

  沈敏敏望着郑锦华的背影,问莫文秀:“大娘,嫂子去干吗?”

  莫文秀就笑着解释:“你嫂子去上班,她在妇女协会工作。”

  自家闺女也是有工作的,家里可不是都靠女婿养的。

  沈壮实高兴的点点头:“有工作好啊。”

  儿媳妇有工作,儿子压力就没那么大。

  沈敏敏看向莫文秀:“工作很好找吗?”

  他们才来几个月,锦蓝找到工作了,三嫂也找到工作了。

  沈慎行今天休息,他看了眼妹妹:“工作不好找,也是你嫂子运气好。”

  他不知道妹妹为啥过来,可不管为啥,他不会留下妹妹的。

  婆媳关系不好处理,姑嫂之间,也容易生矛盾,他日子过得好好的,为啥要给自己找不自在,请来一个会跟媳妇闹矛盾的人?

  妹妹会嫁人,会有自己的家庭,只有媳妇,才会陪他一辈子,孰重孰轻,他分得清。何况妹妹显然跟媳妇关系不太好,他更不可能留下她。他也只能在心里跟妹妹说声对不起了。

  沈敏敏哪里还能不明白哥哥的意思,一时间不说话了。

  沈壮实听了兄妹俩的话,没说什么,慎言在这里,他不会让敏敏也留在这里,毕竟闺女是要嫁人的,要是因为她影响了慎言,那就得不偿失了。

  何况显然老三两口子并不想敏敏在这里。他们又何必做那烦人的事情,让人家嫌弃呢。

  郑锦华回来后,就把军大衣递给了沈壮实,沈壮实摸摸军大衣,脸上笑开了花,他看着儿媳妇:“你说说你,给我买啥军大衣啊,浪费钱。”

  其实他来的时候看到亲家两口子穿着军大衣,就羡慕上了。农村老头,哪个不想有件军大衣?乐滋滋的想,这回回老家,又有得显摆了。

  郑锦华笑着道:“天冷,给你买了,就穿上呗。”

  这军大衣款式、质量跟供销社是一样的。

  沈敏敏在旁边看了就很羡慕,三哥对他们爹还是很好的,上回过来给买衣裳买鞋子,这回又给买了件军大衣,这得多少钱呢?

  沈慎行笑着看向媳妇,他没想到媳妇会给自家爹买军大衣,挺贵的。

  但想想媳妇的性子,又不觉得意外,毕竟当初他给岳父岳母都买了军大衣,自己爹来了,她肯定会有所表示的,何况爹还给背了粮食过来,这么远的路程,挺不容易的。

  第30章 沈壮实闹分家,锦桔刘执……

  冬天没什么活, 家里还在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