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在年代文里结婚[快穿]第156节(1 / 2)





  她在信里首先报了平安,还提到当上排长的好消息,洋洋洒洒写了两页纸,却没有一个字提到穆万峰,主要是不想父母误会什么。

  而仅隔了几百米的一间宿舍内,穆万峰同样在写信,但跟陆婵相反的是,信里一半的内容都跟她有关。

  他告诉父母自己在部队见到了陆婵,并且爱上了她,也向父母道歉,当初因为婚约的事他闹了几次。

  “对于我曾经的过失,小婵一直不肯原谅,这让我满心挫折的同时越挫越勇,望父母悉知,能与陆家叔婶详谈一二。”

  他这是预备从父母处迂回发展,曾经避之不及的“父母之命”,现在倒成了救生符。

  巧的是寄信的时候碰到了,穆万峰主动帮陆婵付了邮票钱,两个同样写着运城地址的信封在邮筒里紧挨着,最后也将同时到达目的地。

  从邮局往回走的路上穆万峰说,“部队原地休整一个月,首长说可以回家探亲,如果你想回去我请假陪你。”

  第二百三十三章

  这个提议很是善解人意, 但综合各方面的情况考虑,陆婵并没有答应。

  首先根据地离运城较远,在这个交通不便的年代, 只路上的时间往返就得耗费一周以上,另一个, 万一回去后父母以亲情相挾不让她出来了怎么办?

  当年偷跑成功是因为所有人都没有准备,现在有前车之鉴, 再实施起来就困难了。

  “卫生队工作挺多, 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 还真请不了那么长时间的假。”

  这也是事实, 毕竟那么多受伤的战士需要治疗,陆婵现在已经是除张营长和顾连长外唯一能够独立手术的卫生兵,升了排长后,张营长还安排了几十个小兵给她带, 要用人的地方太多,人手严重不足。

  这个回答在穆万峰的意料之中, 原本也没有奢求她能真的答应。

  “我今天在信里跟父母说了你的事, 他们知道后一定很高兴。”

  说完,他转头看向陆婵,眼里带着期冀,应该是想知道她在信里提了没有,很可惜,陆婵再次让他失望了。

  “我没提,怕他们跟着白担心。”

  穆万峰苦笑,自从知道真相后,这一年的时间没有一天不后悔,也努力用行动弥补曾经的过错, 但陆婵如同当时说的,只将他当普通战友,绝口不提感情。

  如同主席制定的长期抗战计划一样,他也已经做好了“长期抗战”的准备。

  陆家跟穆家是同一天收到的信,连着两年音讯全无,王金好早以为女儿不在了,因此收到信后高兴的哭了一场,她现在什么都不求,只要女儿好好活着就行,至于女儿提到的在部队当了干部,王金好当然也为女儿感到高兴。

  穆家的情绪更复杂些,首先是没想到当年陆亚棠说去部队找儿子竟然真的遇上了,更没想到的是儿子竟然喜欢上她非她不可,反倒是陆家姑娘心里有怨,不承认之前定下的亲事,真正是风水轮流转,苏秀荷简直不知道说什么好。

  “现在知道后悔,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幸亏当时没听他的去陆家退亲。”

  穆三贵抽着旱烟回,“这事咱们别掺和,他们既然已经碰上,就让他们自己解决,一会退亲一会又非她不可的,咱们尽跟着转悠。”

  苏秀荷到底还是心疼儿子,不忍心完全不管,就让佣人备了几样过的去的礼送到陆家去探口风,结果佣人回来说,陆家压根不知道自家姑娘在部队碰上儿子的事。

  “真不知道?不能吧,亚棠难不成一句没提万峰?”

  在母亲眼里,自家孩子都是千好万好,这么好的儿子却被无视的彻底。

  “亲家还说陆姑娘在部队当干部了,难不成是因为这个?”

  苏秀荷也觉得有可能,“没想到亚棠这丫头气性这么大,当年不声不响的跑去找万峰,找着了吧也不说,等万峰喜欢上她了又开始拿乔,以前真是小看她了。”

  按理说没有婆婆喜欢心机重的儿媳,但儿子的情况由不得自己喜不喜欢,或许只能像丈夫说的那样,随他去,反正他是个主意正的,再着急也不会听父母的话。

  倒是陆家姑娘的事给她敲响了警钟,吩咐佣人道,“你去跟杨婆子说,万松一定得找贤惠乖巧的,哪怕大个两三岁都无妨,女大三还抱金砖呢。”

  小儿子往后要跟着父母一起住,儿媳的性子决定着家宅的安宁,苏秀荷绝不愿再找个掐尖的回来。

  佣人应下,“好咧,我这就去找杨婆子交代清楚。”

  因着这次寄回来的信上写着地址,王金好准备了些东西让儿子给女儿寄过去,衣服、鞋袜、吃的、用的,鼓鼓一大包。

  陆元海跟陈玉敏的儿子小虎已经满了两周岁,留了个桃心头,长的虎头虎脑,从出生就是全家的心头肉。

  王金好装东西的时候小虎在一旁看,知道奶奶在包袱里装了柿子饼和花生酥,等陆元海带着包袱往外走时,小虎抱着他的腿不让他走还扯着嗓子哭,一开始大家以为小虎是想跟着陆元海一起出门,陆元海抱起他说带他一起去也没止住,后来还是王金好看孙子一个劲的扯包袱才明白。

  “这么小的娃娃就知道护食,你这是随了谁啊。”

  本是句玩笑话,但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陈玉敏就觉得婆婆含沙射影的说她了,当时面色就不好看。

  她以前对小姑子的感情就很一般,但全家宠着,她这个做嫂子的自然更要奉承着,但从两年多前小姑子离家出走她又生了儿子后,心态就变了,觉得小姑子败坏家门,让家里人脸上无光,自己才是陆家的功臣。

  婆婆不光把难得的吃食寄给小姑子,还在小虎面前诋毁自己这个当妈的,她心里好受才怪。

  等陆元海寄了东西从镇上回来,就见媳妇在屋里板着个脸,一时不知道她生哪门子气。

  主要是陆元海了解自己的父母,结婚这么多年对李玉敏向来包容,自然不会往婆媳矛盾之类的事上想。

  “怎么了这是?爸妈带着小虎出去玩儿,你有功夫不如去厨房把晚饭烧出来。”

  至于他自己,作为家里唯一的青壮劳力,有不少活等着他干。

  李玉敏没得到想要的安抚,气的扔了块手帕。

  “吃吃吃,就知道吃,老的往外跑小的也往外跑,家里的活都让我一个人干!”

  陆元海听到她的话后直接蹙起了眉头,他从来不是那种会无原则惯媳妇的,要是什么活都是她干的,那自己干的是什么呢,最让他不能容忍的是,李玉敏连父母都骂进去了。

  “爸妈帮着你带孩子你做个饭怎么了?院里的柴是你劈的?后院的土是你挑的?你说这些丧不丧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