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七零海岛日常第4节(1 / 2)





  他们家离方姨统共十来分钟的路程,并不算远。

  走得近了,便见到方姨家还亮着煤油灯。

  屋内,林蔓蔓正在煤油灯下看书,方姨也就着煤油灯在编竹背篓。

  林蔓蔓是方姨的女儿,今年十六岁,本来该在读初中的年纪。

  可自从两年前的运动开始之后,学校就闹起了罢课,当时就读高中的林桃和初中的林蔓蔓就都回家了。

  林蔓蔓见了林桃,赶紧放下了手中的书,从椅子上站起来,高兴无比:“阿桃姐来了,快坐快坐,我去给你倒水喝。”

  林桃小的时候,林常海既要工作,又要带孩子,有些顾不上来。林老太又是个指望不上的,林桃便常常在林常海去上班的时候去方姨家。

  说起来方姨也是个命苦的,在林蔓蔓才三四岁的时候,男人就病死了。

  林蔓蔓和林桃同病相怜,从小一起长大,亲如姐妹。

  见了林桃过来,方姨手中的活不停,脸上却是带了笑意:“阿桃来了啊,你爸爸跟你奶说了那事没有?你奶咋说?”

  林桃便把林慧要嫁给沈国斌,以及把去参加联谊舞会名额让给她的事情都跟方姨说了。

  方姨说道:“其实林慧有句话说的没错,自己找总比别人介绍强。方姨是过来人,也不瞒你,当初方姨嫁给蔓蔓她爸就是媒人介绍的,我们那个时候就是典型的‘盲婚哑嫁’,婚前总共就见了两三面。”

  “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是新华国新社会,你要是能有机会自己找个喜欢的,总好过别人介绍的。你爸是个大男人,不懂小女孩的心思,你奶那个人靠不住。要我说,你就趁这次联谊舞会的机会,去好好认识认识那些厂子弟。要是能嫁进城里,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其实林桃心里也是这么个想法,等着媒人介绍,还不如自己找个喜欢的。

  方姨再这么一说,也算是坚定了林桃内心的想法。

  “方姨,你说的是,那我去。”

  林蔓蔓很快给林桃倒了杯水过来:“阿桃姐,上回你借我的书我都看完了,我这就给你拿去。”

  “不着急,我这回过来,还想借你们家缝纫机用用,我爸给我带了块布料,我想给自己做条裙子。”林桃说道。

  “那行。”林蔓蔓点头,又去把煤油灯拿起来,放到了缝纫机边上。

  这样一来,林桃做衣服时就能看的更清楚了。

  在家里的时候,林桃就大概量了一下布,这么一大块布,可以做两条裙子了,剩下的布可以给林蔓蔓做一条。

  林桃做衣服的时候,林蔓蔓就坐在边上看书,两人格外和谐。

  林桃做衣服的手艺是跟着方姨学的,她人聪明,学东西快,早几年就可以自己做衣服了。

  方姨对林桃放心,便也没问她需不需要帮忙。

  林桃将布裁出来的时候,方姨已经将手中的竹背篓给编好了。这竹背篓她编了两天了,等赶集的时候可以拿到集上去卖掉。

  她也没闲着,刚做完又进了灶房。

  灶上小火炖着,把盖子一掀开,香味便扑鼻而来。

  林桃手中的动作不停,笑问了句:“方姨,什么这么香啊。”

  “是猪心。”方姨应道,她手里拿着两个小碗,碗里分别都夹了几块猪心和半碗汤,再洒上些许碧绿的葱花,看着便更有食欲了。

  她递给林桃和林蔓蔓各一碗,说道:“今天隔壁公社正好杀了猪,我特地过去买的。猪心补气血,等会儿你给你爸带点回去。”

  林桃并不推辞,吃了一块猪心,口感有些韧,但并没有肝脏独有的腥味,很好吃。

  “谢谢方姨。”

  “说什么谢,听起来生分。”方姨嗔了句,便拿了个铝饭盒去打包猪心。

  的确,他们说是两家人,实际上早就亲如一家人了。

  就比如这布料,林桃心里头很清楚,她爸是故意多买一些给林蔓蔓的。

  布料裁好了之后,做起来就比较简单了,没多会儿工夫就做好了两条裙子。

  两条裙子的款式都差不多,不过林桃比林蔓蔓高些,所以她的那条裙子长些。她拿起来往自己身上比划了一下,看起来刚刚好。

  剩下的一条递给林蔓蔓:“蔓蔓,你比比看长度怎么样。”

  林蔓蔓从书中抬起头来,表情诧异:“阿桃姐,怎么还给我做了呀。”

  “这布料做两条裙子正好,快去比比看。”林桃说道。

  林蔓蔓听她的拿着裙子比了比,长度正好快到小腿,刚好合适。这块布料是蓝底白花的,又衬肤色,正衬她们两个小姑娘。

  “好漂亮,谢谢阿桃姐。”林蔓蔓很喜欢这条裙子。

  林桃走的时候,方姨将铝饭盒用一块棉布包着递给她:“包紧实点,别把香味漏出来了,惹别人闲话。”

  林常海和方姨两人,一个是寡妇,一个是鳏夫,村里早就有人传他们两个的闲话了,所以方姨才更加谨慎。

  “我知道了方姨,蔓蔓,你们进屋去吧,我回去了。”林桃点头。

  “路上慢点。”方姨交代。

  直到看不到林桃的身影,母女俩这才进屋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