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bear熊宝(1 / 2)





  黛玉的所思所想贾敏一无所知,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她们母女二人皆是不喜欢贾宝玉的行事做派,言行举止。

  回到家中贾敏便将此事同林如海是了,对于这种事情她也很是感慨:从前父亲还在的时候我便知道母亲偏心于二哥,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她依旧是同二哥一房亲近,甚至是将宝玉养在身边,没有了父亲的约束,对宝玉的宠爱比对二哥更甚。

  在民间有一句话:小儿子大孙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对于贾母来说就是如此。

  林如海对此没什么好说的,毕竟这是贾家的事情,我听人说黛玉今日被宝玉给惹生气了?怎么回事儿啊?

  在林如海看来他女儿怎么做都是好的,从来都不乱发脾气,更不要说还是在外面,被惹生气了定然是对方的不是。

  我当时正与母亲说话呢,只隐约听到宝玉问黛玉有玉没有,黛玉以为他是在嘲讽咱们家没有玉,便说了回去。

  贾敏也是从小把两个孩子养大,又看到了很多旁人是怎么教养孩子的,对于育儿心经她可以说是比较了解的。

  每一个孩子都是与众不同的,同时孩子们又没有什么不同,贾宝玉衔玉而生,这对于他来说是不同的,甚至是被认为吉兆。

  正是因为这份吉兆,让他得到了许多特殊的待遇,造就了他现在这样的性子。

  如果没有她母亲的庇护和溺爱,也没有那么多的特殊对待,就如同普通富家公子一般进学习文,想来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只知道与姐妹们厮混在一起,不想着读书写字只想着往脂粉堆里钻。

  天色已晚,夫人莫要想那么多伤神了,事情已然成了定居,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林如海淡淡的开口说道。

  贾敏当然知道没有重来一次的机会,她也就只能想想罢了,如果真的让她做出什么改变反倒是退缩了,悠悠叹息一声,不再说这个话题。

  心里默默记着以后专门挑那种宝玉去学堂的时间带着黛玉去荣国府,再或者就是不带女儿去,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悉心教养了这么多年的女儿,可千万不能被宝玉给带坏了。

  对于这个决定林如海自然是赞同的,来到京城之后他才发现,形势远远比他在姑苏了解到底要严峻的多,如果可以的话,他希望贾敏都不要和贾家有任何的联系。

  但他不能这么做,贾敏与母亲已经分开许多年了,现在好不容易重逢了,他却做阻拦,将心比心换做是他他也是不会愿意的。

  八月末,秋高气爽,在一个晴朗的午后,报信的人来到了林家,乡试的榜单放下来了,姜岩中了解元。

  这见事情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即便是林如海见过了大风大浪都愣了好一会儿才反应过来,再次询问,珏儿当真中了解元?

  是真的老爷,少爷中了解元。小厮笑着说道:少爷在后面呢,让小的先来给老爷夫人报喜。

  好好好,不愧是我林家的孩子。

  林如海当年那么厉害,也是在二十岁之后才中了举人,转年春试中了探花,虽然他那时候是因为前些年要为父母守孝而不能参加科举的原因,但林如海还是认为儿子比他厉害。

  哥哥真是厉害,我一定要送一个礼物给恭贺哥哥。

  那玉儿想好要送什么了吗?看着女儿欢喜的模样,贾敏更加高兴了,她的儿子女儿都是最优秀的,这可以说是她人生第一得意事。

  黛玉仔细想了想,却想不出来可以送什么,她有的哥哥也都有,她是可以送亲手做绣品,可又觉得太过普通了,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吗?我是真的很想要祝贺哥哥。

  玉儿可以画一幅福禄图给哥哥,时间也来得及。

  黛玉想想也就是这个还可以,时间太短了她来不及准备更好的礼物,于是便去书房,开始作画,福禄双全,这也是她对哥哥的祝愿。

  三年前姜岩中了秀才,贾敏在信中和贾母报喜,贾母自然是为女儿高兴的,但为了避免贾政将姜岩和宝玉做比较,于是便谁都没有告诉。

  可现在林家有了一个十三岁的举人,还是高中解元,再加上林如海刚刚升官,一时之间林家之事被京中许多人知道,贾政就算是想不知道都难。

  贾政也是心绪烦闷,他也是读书人,知道想要中举不容易,更何况还是十三岁的年纪中了解元。

  这让他不免的想到了林如海,父母亡故,以自己的本事考中探花,而他却还是个童生未参加过科举考试,还是父亲去求了个官才有了他现在的地位。

  他比不得林如海,现在他儿子也比不得林如海的儿子,当年贾家先祖也是同皇家一起打过天下的,有了侯爵之位。

  现在贾家还有爵位林家只有林如海一人在朝为官,怎么的忽然贾家就不如林家了?放眼望去好似还拉开了好一段的距离。

  贾政根本不知道,这种变化不是忽然的,而是长年累月一点点变化而来的,只可惜他现在已经是局中人,看不得那么真切,只当做是宝玉不争气,如果珠儿还活着,以珠儿的聪慧,定然不会让林家给比下去。

  恰好回到家中便听闻了宝玉在学堂和人家打起来了,让人把宝玉叫到书房,冷着脸询问原因。

  宝玉本来就害怕贾政,更何况他现在还阴沉着一张脸,吞吞吐吐的更加说不利索了,贾政将这当成了宝玉心虚,不敢对他袒露实情,二话不说便要去打。

  另一头贾母听闻二老爷回府之后便把宝玉叫了去,她自然是知道宝玉今日在学堂和人打架了,心中知道不好,连忙让人去找贾政。

  但贾政要管教儿子,早就把院门给关上了,贾母的人进不去,听着里面传来宝玉的哭喊声,转身跑回去和贾母禀报。

  贾母最是喜欢宝玉,从小眼珠子似的疼着,这么多年但凡贾政要是对宝玉动手,贾母便会拼了命的去拦,哭着闹着要会金陵老家去。

  而贾政怎么可能会让贾母离开京城,到那时候所有的过错都落到了他身上,他还是要在乎旁人怎么看他的。

  这一次自然也是不例外的,贾母一过来,一哭闹他立马偃旗息鼓,宝玉刚被打了两下就被贾母给带回去了。

  这些事情贾敏以前都是不知道的,这次回京中她是开了眼界了,她在第一次来的时候就知道贾母宠溺宝玉,可没想到竟然是宠溺到这个份上。

  这老子教育儿子,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了,现在看来宝玉有如此这般也就不奇怪了。

  从贾家回来,贾敏思虑万千,自古以来便是慈母多败儿,慈祖母更甚,毕竟有祖母在,让做父母都不好管教了。

  夫人如此忧虑,是想着提醒岳母一番?林如海眸色深深问道。

  我怎么劝?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贾家的事儿我管不着,而且母亲那个年纪了,我可不敢招惹了她。贾敏长叹一声,我只是感叹,怎么荣国府年轻一辈里就没有一个能城事儿的呢。

  林如海垂眸,贾家败落只是时间问题,短则三五年,长则十几年,还好贾敏没有明事理,没有一味的认为贾家都是好的,这样一来祸到临头的时候他就好办多了。

  看看时间,明个儿珏儿应该就能进京,他的东西你都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