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4节(1 / 2)





  沈爹却陷入沉思,好一会,“孩他娘,我小时候听老太太们讲古,说是大户人家会修阁楼,用来藏宝贝,小闺女的意思是不是就是阁楼,只是她人不清楚,要是那样的话,找好人没准能弄。”

  沈母闻言上身支了起来,“真的?”

  要是能弄那可太好了,沈母已经能想象了,隔出一层用来睡觉,屋里就能少放两张床,那样就可以用来放别的了。

  转而担心起钱来了,“咱能弄得起不。”

  不过好在最近一年多,家里没特别花钱的地方,她们两口子攒了笔。

  之前想打套家具的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可是弄个阁楼,沈母略没底儿。

  沈爹也不太懂,只能说,“回头我找人问问。”他也不懂啊。

  自从筒子楼给钥匙了,事范分到房子的都跑去看了,别的地方都满意。

  比如说厕所,以后冬天想上厕所不用去外头了,再也不会冻屁屁了。

  有电,家里只要一拉线就有亮,也不用点煤油灯了。

  最好的地儿是厂子会给统一安装煤气罐,以后炒菜做饭直接用燃气灶了。

  不过这个煤气罐可不像后世的煤气管道,它其实就是个铁罐子,里面装的是天然气,用没的需要去天然气厂自己灌。

  而且燃气灶也特别原始,是那种单灶,还不是自动打火的,需要火引子。

  就是把燃气阀门打开,然后把火柴点着放在灶上,燃气遇到火自然就着了。

  后世觉得这样引火有些危险,而且还存在漏气风险,已经没人用了,可是在五十年代初这已经很很先进的物件了。

  是家里如果有就能和别人显摆的那种。

  可是不足的地方就是太小。

  现在一家人往往是三代,十几口子有,七八口也多,还真是两三口人的少。

  这样就和沈家愁的一样了,怕住不开。

  所以沈爹去找一位工程师问一下阁楼的可行性,也给大家打开了一扇新大门。

  这位工程师人家是见过大世面的,还在德国留过学。

  虽然学的是机械这块的,但是也比沈爹懂得多。

  沈爹为啥会认识这位呢,有些说来话长。

  之前来了苏联专家,沈梦鼓动她爹去偷学,沈爹真动了心思。

  可是没门道,他凑不上去。

  他不甘心,就在人家周围晃,算是走了狗屎运被这位工程师看上了,让他帮忙跑腿啥的,一来二去的,沈爹也算抱了个大腿。

  这位工程师看到沈爹挺好学的,平时没事也愿意指点他两下。

  沈爹这回有了“问题”自然就想到了这位有学问的李姓工程师。

  这位工程师也分了房子,他家里人也不少,有四个孩子呢,如果能弄阁楼的话岂不是更好。

  他以为是沈爹想出来的,心里觉得这人除了没上过多少学,心思倒是很是有几分巧思的。

  最后让沈爹先回去,他找学建筑的问问。

  后来就找到了专门能做阁楼的队伍。

  沈爹作为“发起人”自然有权力先弄,不过价格并不便宜,因为需要用到钢板。

  好在是在沈阳,钢铁不算缺,找找门路还是能弄到的。

  沈爹推了,他知道自己是哪个台面的人,咋有那么大脸在领导前先弄,这不是找别扭嘛。

  二一个也是钱不够。

  沈爹就和沈母商量,“那玩意是真好,听说弄好了,小孩子在上面蹦跶都没事,我问了,就是咱们上去睡都成。”

  沈爹记忆力不错,还把简图给沈母画了下来,比沈梦那个渣画手可好多了,“这边留个空,走楼梯。”

  如果沈梦看到这个图纸,肯定是要在心里喷的,太简陋了,一点美感都没有。

  沈母看了半天,“好确实好。”

  可是有些太贵了,“你现在一个月37000(37),我是31000,一个月家里开销买粮食买油也得十五六,还不算买布买棉花,再遇到红白事,算上咱们手里的钱怕还得攒一年才够。”

  沈母虽然这么说,却是下定主意要修了,错过这村就没这店了,这时候不修以后他们找谁去,这次人家给修也是看在人李工的面子了,“要不把房子卖了,反正咱们到时候要搬楼上住的。”

  沈爹第一感觉是反对,“不成。你不说要把房子租出去每月得钱么。”

  这房子可是他和孩他娘一点点攒钱买下的,为了这房子多少年不舍得吃不舍得喝,冷丁说要卖,沈爹哪里舍得。

  沈母叹口气,“我咋不想呢,厂子人员多了,好多人没房子住,肯定好租,先头小满不也租房子嘛,还一间偏房呢,一个月也要3500(3.5元)呢,咱们这房子弄好了能租10000(10块),都快够咱们家吃米的了,一个月10000,一年十二月就是…120000,咱们房子买的时候还是旧币,差不多七八年就把房子钱弄出来了。”

  沈母捂着胸口,不能再算了,越算心越疼。

  沈爹这回下了决心,“那就别卖,怕卖了以后也不好买。我去二姐家借些。孩他娘,我可能要长工资,是李工和我说的,应该靠谱。”

  沈母听到涨工资很是高兴,“那就是一个月42500(42.5元),那感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