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3节(2 / 2)


  李湛想想道:“也罢,朕让人把建章宫的冰拿过来明光殿用,这样你也能过得舒服些。”

  “多谢陛下了。”

  张让让人把建章宫的冰搬了大半过来,屋子里重新放上冰,立刻就凉爽起来。李湛陪着王沅,她难受了就用额头去抵着他的肩膀。李湛轻轻抚摸她的背,安慰道:“等生下孩儿就好了。”

  王沅还是有点不爽,撒娇道:“真的好难受啊,想到要有一个月见不着陛下,就更难受了。”

  “那可怎么办,要不朕也不去了吧?”李湛道。

  “那怎么行,事情都安排好了,陛下你要是不去的,其他想去的人都会怪罪我。陛下,你常常给我写信吧!”这就是王沅的目的了,李湛时常给她写信,才能记得起她这个人。

  李湛点头答应下来,又陪着她用过晚膳才离开。

  几日后,李湛带着人启程去了清泉宫,随行的嫔妃有皇后、宸妃、张充容、胡端娘与林宝瑟。

  公孙柔嘉没有跟着去,道:“你不去,我跟那些人也合不来,去了反而闷得很。现在该走的都走了,宫里清净平和,岂不是更舒服。”

  ☆、第 70 章

  70 第 70 章

  夏天日里长, 公孙柔嘉常常过来明光殿陪伴王沅, 两人一起给孩子做小衣服。王沅看着她做的小衣服, 针脚细密,绣着活灵活现的小兔子, 精致极了。

  她担心公孙柔嘉做这个太过劳神,劝道:“小孩子,长得太快了, 你把衣服做得这么精细,他可能也穿不了多久, 咱们就做简单些,别太费心力了,免得伤身。”

  “你放心,我这心里有数。”公孙柔嘉拿小剪子仔细地把衣服上的小线头剪掉, 然后把一块方巾展开来给王沅看,“小孩儿口水多, 把这个给他围上,也不会把衣服弄脏。”

  这块方巾形似手帕,上面绣着两只小鹿,王沅看着心喜, 道:“给他接口水简直太浪费了,不如给我做手帕吧。”

  “你呀, 当娘的人还跟孩子争东西, 你要手帕我另外再给你绣一块。”公孙柔嘉笑道。

  “嗯,好, 那我可就等着了。”

  鼠尾端了冰酪来,白瓷碗里,下面铺了一层冰,上面则放上西瓜、哈密瓜、白甜瓜等瓜果,最后浇上厚厚的奶酪,夏天吃这个最为解暑。

  鼠尾把大碗放在公孙柔嘉面前,然后又把一个比酒盅略大些的碗放在王沅面前,道:“娘娘、公孙婕妤,吃点东西,歇会儿。”

  王沅拿起银汤匙在碗里搅拌了下,对鼠尾道:“鼠尾,你是从哪里找出这么小的一个碗来的,两三勺子下去就没了。快,给我换个大碗来。”

  鼠尾为难,道:“您这怀着孕,御医嘱咐说您不能吃太多凉东西。公孙婕妤,您就劝劝我们娘娘吧。”

  公孙柔嘉道:“这事就交给我了,你先下去吧。”

  鼠尾拿着盘子出去了,公孙柔嘉拿着自己的汤匙在王沅的酒盅碗里舀了一勺子放在自己的碗里,然后又伸出了汤匙,王沅连忙把酒盅移到自己面前,赔笑道:“不少了,真不少了,我觉得自己吃足够了。”

  公孙柔嘉道:“你这已经是第五个月了,再熬五个月就好,再忍忍吧,等生下他以后,想吃什么都可以。”

  王沅非常珍惜地吃完自己的两汤匙冰酪,公孙柔嘉看她忍得难受,也只用了两勺子,就唤人进来都端出去了。

  看着公孙柔嘉刺绣,飞针走线,简直就是一种享受,最后王沅自己针线放下了,撑着头专心看她刺绣。公孙柔嘉与她随意聊着,问道:“民间习俗,刚出生的小孩儿穿上旧衣,便能健健康康,长命百岁,你这旧衣服也要早早地准备起来,然后用沸水煮,放在太阳下暴晒,这样就能给孩子穿了。”

  王沅道:“我姐姐与嫂子明日进宫来看我,会给我带一些她们孩子穿过的小衣服的。”

  现在宫里只有一个樊太后,但是她深居宣室殿,除了过年或者重大节日,基本上都看不到她,王沅在这宫里过得舒服极了,晚上用过晚膳,公孙柔嘉要回南薰殿。王沅挽留她,“不如留下来,咱们晚上还可以说说私房话。”

  公孙柔嘉拉着她进了内室,然后道:“我不可常常留宿明光殿,不然会被别人说闲话。”

  王沅转念一想就明白了,无奈道:“这可真是的。”

  “好了,你晚上好好休息,过两日我们去太液池游船去。”公孙柔嘉道。

  王沅送她出了门,采青扶着她慢慢地走进来,想想明天,心里有些兴奋,“娘娘,小小姐也会来吗?”

  王沅笑道:“是啊,我特地说了一定要把真真带过来,进宫都快三年,真真现在也有十岁了,应该是个小小少女了。”

  “小小姐长得漂亮,又心地善良,奴婢很想小小姐,还给她做了几身衣服,就担心尺寸不合适。”采青道。

  “你的心意到了就行。对了,我让你准备的药材、布匹、首饰等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采青道:“早已经准备好了。”

  王沅放心了,“明日要姐姐与嫂子带回去。”

  翌日,王淑与韦氏乘车到了宫门口,真真来到陌生的地方,有些害怕,往韦氏身边靠了靠,抓住韦氏的衣角。

  韦氏摸摸她的头,道:“真真不要怕,咱们是进宫见你的小姑姑,你还记得小姑姑吗?”

  真真说:“记得,小姑姑给真真做好吃的东西,还给真真做过衣服。”

  “乖孩子,”王淑捏捏她的脸,弯着身子,道:“真真,见到小姑姑要行礼的,昨天晚上大姑姑教过你,你还记得吗?”

  真真仰着头,答道:“大姑姑,真真都记得呢。”

  一行人来到宫门口,报上了明光殿王昭容的名号,守门的侍卫忙将她们请进去。

  王沅早就派张山在宫门口候着了,接到人后,就带着她们往明光殿行去。

  韦氏要拿银子给张山,他忙拒道:“夫人,这银子小的可不敢收。昭容娘娘待人宽和,小的们时常有赏赐。”

  王淑笑道:“娘年赏的是娘娘的,张公公,您这大热天的在这里接我们,实在是辛苦了,您必须要拿着,不然岂不是让人说昭容娘娘的娘家人不知礼。”

  张山只能接了下来,躬身行了个礼,“那小的就多谢夫人们的赏赐了。”

  一行人走了小半个时辰,终于快到了明光殿。韦氏看着明光殿金光闪闪的琉璃瓦,心情很复杂,为着小姑子的婚事,她与小姑子闹得很不好看。没想到小姑子运道不错,居然成了九嫔,而且还怀了孕,听说还比较得陛下的宠爱,前途不可限量。

  因着两人之间的龃龉,小姑子从未宣她进宫,眼看着两、三年都过去了,大家心里有什么气也都该放心了,夫君与公爹都希望能一家人能和和睦睦的。大姑子王淑也愿意做中间人,从中协调两人的关系,于是韦氏带着女儿进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