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42节(2 / 2)


  玄武的道是他自己。

  人形的玄武在道之角力中,握住了洛九江轮回道的日晷。

  寒千岭发疯一样扑向玄武,往日见过他多冷静的人甚至都不敢认他。然而玄武只是轻飘飘地把寒千岭拨开,那一瞬他的眼神近乎怜悯。

  “新生的神龙,你甚至都没有道。”

  就在洛九江吸气仰头,被玄武一把捏住命门的日晷甚至有些变形的时刻,一个人影突然出现在这片早已清空的战场上。

  在洛九江受难的关头,来几个人似乎也没什么不正常。可奇就奇在,这人是从玄武那边的跨界通道来的。

  董双玉拢起袍袖,仰头看着三人交战的方向,声音不高不低,却足够清晰。

  他就这样突兀地插进战局,然后冷不丁地问了一声:“大人的道相为什么不是玄武本体?”

  仿佛只是纯粹好奇地问出这个问题之后,董双玉弯起眼睛笑了笑,自若如常地说道:“因为大人根本就不是玄武,只是千年来一直冒着玄武的名讳,对吗?”

  第303章 机关算尽

  这句话堪称石破天惊,登时如鲸息龙卷, 投山填海一般, 在大洋的最中心激起千朵白浪。

  要知道, 人们对于玄武的一切认知,包括他的强大, 关于他的狂妄,对于他的冷酷和睥睨,都至少是建立在他作为四象之一, 天生异种的份儿上。

  然而如今董双玉居然说玄武不是玄武, 只是借用了“玄武”这个身份?

  那他会是谁?能强大到将四象取而代之, 他究竟会是什么?

  还有,这个董双玉, 不是上次妖族进军时的主帅吗?

  要知道, 仅仅在一个时辰前, 他也是出了名的联盟叛徒, 当初拜在白虎座下时,口口声声说玄武和自己有杀父之仇, 结果一转头就成了为虎作伥的玄武走狗。

  可现在这是个什么情况, 鸱吻反水了吗?

  一时之间, 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的脑子有点不太够用。

  这回隔着两层界膜和水镜, 人族修士终于可以任意哗然, 不必忌惮玄武投来的目光了。

  玄武不是玄武?

  这问题当然同样地映在洛九江和寒千岭的脑海之中。

  在听到董双玉平静的结论之后,玄武的道之虚影便放开了代表着轮回道的日晷,洛九江抓紧这喘息的片刻机会, 与回过龙吻的寒千岭遥遥对望。

  他们四目相对,只消一个眼神,目光里就透出了一般模样的了然。

  当年死地纷飞的冷雪,刺骨的朔风之中,因疲累缓缓昏睡过去的封雪曾在躺下前告诉了洛九江一句警告。

  或者说,她托付了洛九江一个她自己也看不太明白的转告。

  她说,当心霸下。

  众所周知,霸下身形如龟,口生利齿,性好负重,有关它的消息,已经从三千世界中消失了许久。

  这个宝贵的消息来自于花碧月几近于无的记忆,而花碧月的消息无疑又是自饕餮处得来。

  失踪的霸下究竟在哪儿,洛九江现在知道了。

  他也知道为什么饕餮会察觉到穷奇有异,因此紧跟穷奇回了销魂界,接下来近乎死皮赖脸地追去了朱雀界占便宜。

  很明显的,不知道饕餮以什么方式先一步察觉了玄武就是霸下的秘密。因为有前车之鉴在先,他才怀疑从穷奇那里能得到朱雀的好处,

  九族谋夺四象的故事,在这世上早已不是第一回 。

  刚刚战意正足的玄武已经漠然静止,他垂着眼睛看向地面上的董双玉。此时洛九江三人已经飞得足够高,从这个高度往下俯视,人形看起来甚至有点娇小。

  玄武发问,声音里已经没有了曾经的饶有兴致。他冷淡地问道:“那依你所见,我是谁呢?”

  董双玉向空中的玄武施了半礼,当面指名了种族道:“霸下大人。”

  “……”

  被揭穿身份的霸下久久不语,倒是董双玉仿佛没察觉自己死到临头一般,仍然无畏惧地抬眼冲着他笑。

  “有关玄武为何要剥出自己的灵蛇,一向是三千世界中的一大未解之谜。但只要愿意接受大人的真身并不是玄武,这问题就有了答案,是不是?”

  玄武垂着眼睛看着他,目光寒冷如冰。

  期间洛九江和寒千岭觑得一个空门,抢身直上,却被霸下一掌发力猛地推开。

  他连头都不愿意像洛九江的方向转,只是死死地盯紧了董双玉。一般人在他的这种目光之下恐怕早就昏厥过去,然而董双玉竟然还能自若如常地对他微笑。

  “你说得很对。”霸下冷冷道,“可本尊只想知道,你是怎么发现的。”

  “除了研究人类之外,我偶尔也会梳理四象九族的命运。”董双玉轻描淡写道,“霸下消失得实在太过不明不白了。”

  “当然。大人您留下的破绽也实在不少?是因为觉得已经过去万年,曾经的历史都已经湮灭于旧回忆,再不会有人把您当面揭穿?”董双玉笑着问出这些话,仿佛只是单纯的好奇。

  霸下眨了眨眼,似乎想通了什么他一直没发现的东西。

  “你现在开始说‘四象九族’。”

  “是。”董双玉毫不迟疑地点头,“从前我在大人面前,始终都只说‘九族四象’——这可不是三千世界里的排列习惯,也不是我一个阶下囚和‘玄武’相处时该有的礼貌,对不对?”

  霸下的神情冷漠到极致,竟然就从此透出一种超然的冷静。他淡淡道:“我竟从未发觉。”

  “因为大人从心里就听得顺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