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5节(1 / 2)





  可只要你想,就能把手从狼毫上拿开,改去抹平了宣纸,也能把呼吸的节奏改变,转而变成屏息或者大口喘气。

  小元婴于洛九江来说,就是那只走神时磕着笔杆的手,也是不特意关注它亦能自主进行的呼吸。

  但洛九江只需一个念头——

  刹那之间,洛九江只觉得自己被分成了两个,两个自己面对面坐着,两个自己朝着对方,也是朝着自己笑着,神识一瞬间“看透”了桌上那盘葡萄的灵气和新鲜与否,元婴鼻尖则嗅到淡淡的葡萄汁水的味道。

  他无需特意分神去操纵某个身躯——就像人走楼梯时也不必特意想着自己应该迈哪只脚。洛九江的思维、动作乃至信息都如此自然而然地成了两部分,这两部分之间却又这样的和谐统一。

  这一刻,洛九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感知,重新认识过自己。

  就在洛九江的神识附上元婴的一刻,天际尽头突然飘来了滚滚的劫云。

  洛九江当初结婴之时身陷混沌之中,是个天不管地不着的三无界限,因此少挨了一顿雷劈。但此时此刻他与元婴相合,境界又远不止元婴初期,煌煌天日之下,哪里还瞒得住?

  雷云如波涛一般,阵势宏大地翻滚而来,那气势实在太过慑人,不少远在彼端的修士见了都觉后背寒毛耸立,离得近些的就更是手足冰凉。

  同一时刻,满圣地的修士脑子里都同时转过一个念头:是谁?如此威势,究竟是谁?!

  对于这些念头,洛九江全都分毫不知。

  洛九江此时的感觉是如此玄妙空灵,只需他心意一动,应和着他突然的顿悟,丹田里最上的日轮最下的皎月,同时迸发出了耀眼璀璨的光芒!

  还记得吗,洛九江修的是人道。

  他在看过芸芸众生以后,终于将目光从天下人身上移开,转而如此专注地看着自己。

  一瞬间洛九江的识海之中无数念头浮沉,成百上千片从自己身上得来的信息碎片同时涌进思维里,洛九江不喜不怒,不哀不笑,似乎是在出神,又好像只是沉思。

  这是我……洛九江想道:是七岛洛氏的儿子,灵蛇主的徒儿,神龙千岭的道侣。我是谢兄阴兄的朋友,青龙书院的学子,是五行之精的兄长,阴阳道源的所有者,是将要、将要——

  那个将要仿佛从未来而至的天启,尾音拖得长而模糊,却环绕着一层圣洁的白色光带。不等洛九江抓住那丝突然闪过的念头,雷劫特有的声音就已经在天空中回想。

  那声音强行打断了洛九江在冥想中窥得的,昭示着未来的浮光琼影,洛九江稍稍回神,信手挑开山洞前垂散的藤帘漫步出去,眼神中甚至不带紧张。

  他站在平坦的空地之上,没设下任何法器防备,也并未结什么阵法向抗。他仰起头来,好像要与天间乌黑的劫云当面对质,然后极奇异的,在他的瞩目之下,那云彩缓缓褪去了泼墨似的黑。

  褪去墨色的劫云之中,有刀锋一样的银光在其中闪现。

  “这就是了。”洛九江纵声笑道:“我是刀客,合该如此。”

  他是族长的儿子,界主的徒弟,千岭的道侣,许多人的朋友……但若剥去了他身上由外界,由众生给予的重重身份,站在这里面对自己的洛九江,乃是一位刀客。

  在洛九江吐出“刀客”二字的同时,他丹田中的两滴道源,也同时发出了锐利的光!

  洛九江按上腰间澄雪,不等第一道天雷劈下,他就已经拔刀出鞘,刀锋向上。他神色中没有一点惧怕畏缩之色,只有跃跃欲试的心情,催得刀身无声地弹动。

  迎着冷锐如长枪的第一道劫雷,洛九江畅声道:“有谢天公见我心喜,而今亦借天公试刀!”

  第186章 元婴九劫

  缠丝电团一般的劫云里头,终于降下了第一道如狂舞银蛇般的雷劫。

  洛九江手腕轻抖, 不闪不避, 向着那雷劫之力最盛的方向揉身直上。

  澄雪刀锋上的锐光一闪, 即使在光芒大作近乎要灼花人眼的银色劫雷之中,存在感依然昭示的如此鲜明。

  洛九江单人单刀, 在圣山这宏大的背景之下,与威力足以使地动山摇的雷劫悍然相对,两下交锋, 是人间强者对天劫威严的碰撞。

  这一刀星火四溢, 洛九江的身形先是在大作的雷光之中几乎湮灭不见, 又突然现身,摧枯拉朽一般生生将那雷劫自下而上劈为两段。

  天际降下的双人合抱粗细的银雷被他刀锋生生分开, 这是洛九江出鞘的第一刀。

  通常雷劫中的第一道和最后一道, 都是天劫之中最难度过的部分。有多少无力布下阵法或是请人掠阵的修士, 被这道雷劫一下子就劈得半死不活, 应付接下来几道雷劫时力有不逮,已然是强弩之末。可对于才硬抗了这道雷劫的洛九江来说, 他只觉得通体筋骨尚才被活动开。

  在第一刀所绽放的光彩还没能完全消褪之际, 仿佛容不得洛九江喘息一般的, 第二道劫雷已经迎着洛九江的刀尖落下。

  洛九江抬起脸来, 那道劫雷就清晰地将他的面孔照亮。圣地三年里洛九江已经成长很多, 英俊的脸庞上少了些少年时分的青涩,全被青年的棱角替代,只是年少时的旷达宏放的气质已经深入骨髓, 是洛九江终身不变的标记。

  他往回挽了半个刀花,借着上一刀未尽的余意,不假思索地狠手斜劈。

  此时,他腾身在半空之中,于天地之间无凭无依,能倚靠的唯有他自己。然而他的神色却飞扬自在的如足踏轻马,合身一刀,正是把那劫雷斩于马下。

  像是被他这轻巧的态度激怒,第三道第四道劫雷接踵而来,相隔时间甚至不到十分之一眨眼,它们前后紧凑得像是一对连体的双生子,但对洛九江来说,此时此刻,它们不过是能被刀锋扫尽之物。

  这两道雷劫的银光倒映进他漆黑眼底,然而论其威能,甚至不曾震撼至他的心上。

  第五道雷劫比起前四道来说速度稍迟了一些,中间甚至有机会给洛九江落到地上站定调息一次。但与它拖长的时间所相对的,是云层里积蓄的那不容小觑的威力。

  在九道雷劫之中,五是中心之数。自来天道之中,“中间”这个位置的重要性都更强一些。若要论起乾坤周易,六爻之中居于中心的三爻四爻,一向也有三凶四惧之名,如今洛九江面对的这一道来者不善的第五道雷劫,其凶狠狂暴的气势,仿佛要把洛九江劈成比尘埃更小的无数碎片。

  面对这气势汹汹的恶客,洛九江屈指在澄雪刀背上一弹,长刀就就发出一声清越的筝鸣。洛九江长笑一声:“来的正好!”,便纵身投入了大作的雷光之中。

  圣地多山多水,位于最中心的圣山附近就更是重峦叠嶂,因而天间劫云人人仰头可见,但那迎着雷劫的渡劫主人却因为山峦的遮挡而难见身形。

  但这并不能妨碍人们对这位度元婴劫的修士身份的猜测。

  特别是……这雷劫颜色还是前所未有的银色,观之如同冷钢,那冷冽而不容情面的气势,仿佛要把天也划开一道缺口似的。

  说起来,好像将入圣地之前,小道传言里好像也有过谁渡过白色雷劫?

  但凡身边有人作伴的众人都不禁私语纷纷,深感这特殊的雷劫居然也知道扎堆,就像是纵观修真长史里的留名人物,大多数俊才仿佛也知道挑时候,特意往同一个年代凑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