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明着埋坑(1 / 2)





  还有个问题, 胤禛看到的鸦片战争, 在现在并没有大幅度的出现, 是因为海禁有原因。

  这时候如果能够解除海禁,这些东西自然会大规模的出现。

  然后再意识到鸦片的危害,找足证据提前解决这个问题。

  自然就能避免后代那时候鸦片战争的爆发, 便没有割地赔款的《南京条约》了。

  总之,开海禁才是胤禛的主要目的。

  “你的意思是彻底开海禁?”

  康熙听到胤禛说到这里立马明白了他的意思,皱着眉反问道。

  “儿子是觉得我们应该看向世界, 学习西方人的先进技术, 也可以相互交流。”

  “互惠互利最好,若不能还能有力的了解对方不是吗?”

  胤禛点了点头,在经过一世之后,胤禛对开海禁是一事特别注重。

  前世康熙五十五年再次全面禁海, 雍正五年才看到真正海禁带来的弊端,他才再次解除海禁。

  但是后人愚钝,弘历自大竟然限制了海外贸易, 下了许多的禁令, 比现在更胜。

  再后来的闭关政策,到鸦片战争的爆发,中国的海外贸易抑制了大清工商业的发展,使得国外的经济飞升的同时, 大清停留在原地, 才会有后面的一系列事情。

  大清的海禁问题带来了很大的后遗症, 必须要解决的。

  “你可知道彻底开放海禁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康熙明白胤禛的意思, 但是却不能认同他的建议,彻底开放海禁的好处定然是有,但是弊端也是很大的。

  “这些年出海的商船也不少,回来的寥寥无几,是什么原因?是倭寇,西洋人的抢夺,扣留。”

  “这样下去势必会出现海战,我大清禁不起常年海战,朕不得不承认海军的实力不如骑兵,收复台湾花了那么多年,耗费了多少船只水军?”

  当年收复台湾康熙废了多少心血?先后抚,剿并用,花了那么多年的时间。

  因为水军薄弱,登基以后一直到康熙二十三年,一直在解决台湾的问题。

  这些年也陆陆续续会出现一些海寇问题,若是不限制的话,势必对沿海地带的殖民,百姓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倒不是大清怕了这些人,而是这几年出了太多的事,地动,葛尔丹几次征讨,年年黄河水患等等,如今大清禁不起战役。

  “朕看得到西洋人的厉害之处,那望远镜出自荷兰,我大清却没能有这个能力做出来,这就是朕为何在二十二年收复台湾后同意开海禁的原因。”

  “但是,全部开放所带来的后果,不是现在的大清承受的起的,草原上还有人虎视眈眈,朕不会在这个时候做出这个决定的。”

  一旦开了海禁,大清若是内乱,他国必然来势汹汹,到时候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便是不彻底开放,也可以由朝廷派人出海……”

  胤禛自然是知这些是个问题,但是可以让朝廷派人保护这些人出海,等到国内一切稳定以后再开海禁。

  见胤禛还在坚持说这个,康熙现在不打算做的事,暂时也不想听到,当下对着胤禛挥了挥手说道:

  “此时不可再提,你说的招商一事朕可以同意,只要不拿到明面上来就行,其他的等以后再说。”

  胤禛想的也没错,只是时机不对,未免他一直纠结着海禁问题,还是解决他手里的的这份计划。

  这厢康熙被胤禛说的意动了,也没多纠结从商不从商了,之前胤禟耍赖都默认了,不能胤禛这里卡着了。

  何况胤禛还想着贡献到国库,既然他有这个心,那就让他试一试吧!

  “是。”

  胤禛知道这不是他说一两句话就能劝服的,他是看到了后代的惨像才会对这个想法这般执着。

  若是他不知道未来发生的事,单单草原策妄阿拉布坦的反意,胤禛也不会现在开海禁的想法的。

  站在康熙的立场上现在确实是不适合,胤禛只是现在打一针,等以后有合适的机会再提出来就会显得突兀。

  胤禟在约定的地点等来的不是费德赫而是胤禛的时候脸一下子黑了。

  胤禟本意打着合作的心态,实则是想慢慢来,拿到底料研究出秘方,然后再自己单独开到外地也不算违约,他想一人独吞这份生意。

  现在胤禛当面说出合约一事,按投入的银钱多少比例来分成。

  这其中还要分出一半上交国库,按照国库的收入和合约就能算出各家能赚多少银钱,这跟明镜似的。

  他要想做点其他的什么,这笔银钱的去处很容易被查到,只需查一下账务就知道了,如何帮胤禩笼络人心,帮他夺得无上权利?

  “四哥是什么意思?这不是关大人家的铺子吗?”

  胤禟看到胤禛的时候,一张脸都黑了,口气很不好的对着胤禛说道。

  他还记恨胤禛在弘晖满月宴上坑了自己一把的事,现在看到他出现当下明白了。

  费德赫怕是想让胤禛做主这件事了,胤禟自然是不高兴了,连带着把费德赫想成了一个阳奉阴违,狡猾的人。

  “嗯,明面上是关家的,实则是让他们出面打理的。”

  “听说你主动出面了四哥也不好拒绝,这几天已经从衙门那儿拟了几份合同,你看一看如果觉得合适的话四哥不介意大家一起赚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