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逢欢第11节(1 / 2)





  翌日早朝,正是要商讨禁军调选之事,李琬琰心知她昨日罢了唐德,今早丞相不会肯轻易罢休,等下又是一场风波。

  去宣政殿前,李琬琰又含了一颗药。

  明琴看着担心,忍不住提醒:“何院首说这是救急的药,不得已才能吃。”

  “本宫心里有数,”李琬琰看明琴手里攥着药瓶,期期艾艾的小表情,又叮嘱:“不许告诉何筎风。”

  明琴显然是不情愿应下,她在未央宫外,目送李琬琰带着内侍前去上朝。

  朝堂上,李琬琰提出让彭陈二人接替裴铎,掌管禁军时,丞相果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说彭陈二人资历尚浅,之前更是闻所未闻,又说陛下生病,长公主忧心焦急,一时思虑不周也是情理之中,总之让彭陈二人总管内宫宫防实在不妥。

  却是对将外宫宫禁交给霍刀一事,半字不提。

  丞相一党在旁边帮腔助势,提议李琬琰换掉彭陈二人。

  自然也有意见不同的朝臣,站出来询问丞相,可有什么其他好的人选。

  有人先一步替丞相回答,说之前的副统领唐德,便是个可靠人选,资历比彭陈二人高出许多。

  此话一出,便激得性格耿直的大臣出言讽刺,说他们司马昭之心,其心可诛。

  双方大臣在殿下越吵越激烈。

  座上,李琬琰看了看一旁沉默不言的萧愈,她在等他先开口,他定然是和丞相站在一起,她思索着他会有什么说辞,她又能怎么反驳。

  丞相几人和御史们吵了几轮,略占下风,便打算搬救兵,开口请示摄政王。

  朝堂上一时安静下来,众人都看向先前一直沉默的摄政王,想听一听他会有什么说辞。

  有的御史决定后面闭口不言,不敢明面上与摄政王作对,有的御史已经想好反对是说辞,只等摄政王开口,有的御史观察长公主的反应,打算跟着李琬琰的态度是进或退。

  宣政殿上寂静无声,所有人都等着萧愈开口。

  李琬琰也在等。

  她甚至准备好了应对他的说辞。

  可萧愈只是稍微抬了抬眼皮,语气慵懒,透出几分漫不经心:“本王觉得,长公主的人选不错。”

  萧愈话落,几乎是一锤定音,丞相党人面面相觑,终也没人敢站出来反对。

  御史们紧接着出言拥护,彭陈二人的副统领之职,彻底定下。

  下朝后,李琬琰在去御极殿的路上被萧愈截住。

  作者有话说:

  第12章

  “本王要去万音阁听曲,长公主可有兴致同去?”

  李琬琰看了看萧愈身后的一众护卫,想他昨晚临走时留下的话,她知道萧愈表面上貌似邀请,实际里她是非去不可。

  万音阁楼前,萧愈再次将护卫全部留守楼下,随后他的目光移到李琬琰身后的几名内侍身上。

  李琬琰在萧愈的注视下开口:“你们也在下面候着。”

  上了楼,李琬琰看到在此处等候多时的胡姬,便知自己猜得不错,萧愈果然是为了昨晚她应下的跳舞之事。

  李琬琰的脚步停在殿门口,她看了看殿内的胡姬,又转头看萧愈:“王爷不是说听曲吗?”

  萧愈看着停在殿门外不肯进去的李琬琰,闻言嗤笑一声:“都到这了,还装什么傻。”接着他抬手一把将她揽在怀里,半拖半抱将她拉扯入殿。

  萧愈想让李琬琰学的,是前阵子教坊司新编的舞蹈,内容讲的是少年将军和小公主爱恨缠绵,分分合合的故事。

  其中的分分合合,大抵是小公主受不得边陲之苦,对少年将军始乱终弃,后来少年将军抗击外敌,一战成名,小公主后悔不已,远走边疆,追回少年将军的故事。

  李琬琰总觉得萧愈是在借此讽刺自己。

  萧愈拉着李琬琰坐在席上,让胡姬先跳了一遍。

  果然是教坊司编出来取悦男人的舞蹈,李琬琰看得面红耳赤,更别提还要让她来学。

  她只想一想,心里便羞耻的厉害,她试着推开萧愈握在她腕上的大手:“本宫自幼没这方面的天赋,王爷喜欢,不如去教坊司一观。”

  萧愈侧头看她,耻笑道:“瞧她们有什么趣,同是公主,你来跳才能演绎传神。”

  他话落不等她再拒绝,紧接着语气一冷:“本王昨日的话你可还记得?原以为你是学乖了。”

  他昨日说,留着她的命,不是为了让她安享锦衣玉食的,她想活,就学着取.悦他。

  李琬琰沉默一阵,她也不知这些年萧愈如何变得喜怒不定,眼看他在发火边缘,她不想惹恼他:“今日上朝前,我答应陛下要回去陪他用早膳,这舞姬便留下,明日再学可好?”

  她语气难得软下来,虽是商量,可祈求他的意味明显。

  萧愈今日也是难得好说话,他挥手先让舞姬退下,随后抬手拨开李琬琰的衣领,目光落在她颈子上,经了一夜,那圈咬痕终于淡下去,只剩下点点残红。

  他的目光缓缓上移,落在她的唇上,她今日涂了很厚的胭脂,像是极力掩盖着什么。

  萧愈指腹蹭过李琬琰的唇,霞红的胭脂便粘在手上,他托起她的下巴,稍稍用力一抹,胭脂便在她白腻的肌肤上晕染开。

  她生得极美,经不得一点艳丽的打扮,否则就要像书中勾人精魂的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