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风月琳琅_3(1 / 2)





  莫允本想回答读过一两本诗词,忽然又想起昨夜宋吟笙的话,“附庸风雅也当有个自知”,当即摇了摇头。

  孟玉琦微微失望,道:“没有关系,等我空暇了来教你便是!”

  宋吟笙梳换着衣衫,听了孟玉琦这句话,不禁冷笑出口。孟玉琦望过来,脸色微微一红。

  云婼换了水,又来伺候莫允漱洗。莫允往日的漱洗也是由家中的丫鬟伺候,倒也是一样的。漱洗过后,饭备上了桌。莫允见这些米粥和糕点竟是和家中不同的。

  孟玉琦递了一块糕点给他,说:“这是我平日最爱吃的莲子糕,你倒也尝尝。”

  莫允赶紧接过,轻轻送到空中,便觉得盈口酥香,甚是好味,果真是自己没有吃过的,待拿起汤匙喝了一口粥,便又觉得米粥糊口,香滑不腻,也是自己不曾尝过的。

  孟玉琦吃了两口,便起身说道:“等我功课完了,再来找你玩,你可别去了!表哥,我且去了!”

  “今外面风大,披上这个再去!”敏儿说着,过来帮孟玉琦挂好披风,然后随他一同去了。

  莫允站在门旁望着孟玉琦消失,便想这人又是谁呢?好生叫我亲近?

  宋吟笙似乎看穿了莫允的心思,道:“他是王爷的三弟,是最可近最温和之人,只是,王爷还有一个弟弟,只小我两月,确是最难缠的,你要在这住着,只记住了,千万不能招惹的。”

  莫允急忙应了,却在推想这王爷的二弟又是怎样的一位人物?这西苑之中,竟住着这许多不凡之人。;

  ☆、第2章 宋吟笙说法讲理 (4051字)

  左右无事,宋吟笙在书架之上拿了一本《唐末诗稿》来读,便也叫莫允选一本书读,莫允应着,仔细瞧那五经,各类史传,各朝诗稿,等等,却想这些书家中也是有的,便想随意拿一本《稼轩词》来读,但手刚伸过去,却突然看到旁侧的一本《菩提经》。

  “《菩提经》?却不知是什么书稿?”想着,莫允便取了出来。

  宋吟笙见了,只冷冷一笑,说:“越发的没有了寸度,不曾经世,却想了悟!”

  莫允一愣,却不懂得他话里的意思,想要再放下经文,却已然翻开了,不好再去搁下,只得默默地坐下去瞧,但觉经文中所记载之故事颇有玄妙至理,直引人心,不知不觉便看得入了神,忽的看到“五灯会元”一章故事,讲到师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皆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而笑,世尊曰:吴有正眼法藏,涅盘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莫允心窍早在初读经文之时已然渐开,读到此处,心念又动,便想,拈花一处已然堪笑,那世间的万物万事又有什么是不足一笑呢?任诸事万般纠缠不清,我自坦然笑对,便能足矣。想到此处,已然浑然忘我,竟有一声轻笑出了口。

  宋吟笙见他笑得这般莫名,便搁下书,说道:“迦叶尊者拈花而笑,笑在心中,不在表象。”

  莫允闻言,微微一惊,回落现实,心道:他竟知道我是在看这番道理。

  宋吟笙又道:“一日,那苏东坡来到镇江金山寺,同佛印禅师一起参禅打坐,他忽问佛印,禅师,你看我的坐相如何?佛印望过,说甚为庄严,像一尊佛。佛印禅师问,学士,那你看我的坐姿如何?苏东坡道,倒像一堆牛粪。佛印禅师听了,只是笑过。苏小妹听闻之后,对苏东坡说,这却是你输了。佛印禅师说你像佛,是因为他心中有佛。而你说佛印像粪,是因为你心中有粪。禅者认为,修行即是修心。你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顾、一思一识都是心向,悟道之人,勘破环宇,心性空灵,处处佛性,正如宋代洪寿禅师所言: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莫允听了这个故事,更觉有悟,口中直念着:“朴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宋吟笙见他越发地痴迷,便笑了,道:“足见是个痴儿,这些佛理禅机,最多参悟的是心性,又岂能真的度化了!若是能真的度化,那普天之下还不尽是和尚尼姑?”

  莫允见宋吟笙这般说辞,心中一颤,顿又清醒,刚刚痴想的佛法禅机,一下子九霄云外,便似青空坠地,好梦方断。

  这时,云嫣领进来两个丫鬟,皆是十八九岁的年纪,容貌自是不必说的,便是通体的气质,莫允看来,也比自己原来府上的那些,高强了几倍。两人施了礼,便站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