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节(1 / 2)





  姥姥就继续挥手,一直到看不到人了,这样的循环,慢慢只在姥姥身上看到过,从没有人,这么目送她。

  有些事情,总以为寻常,总以为记不得,小时候不在意,长大了不记得。

  可是总会在一定的年龄,突然勾出来深藏的回忆,才发现,小时候的爱,小时候的快乐,在一举一动里面,从来不曾贫瘠。

  作者有话要说:也许我一辈子不能从天空中裁下来一片蓝,但我不会放弃在词语中寻找梯子,在诗中磨砺我的剪刀。

  第30章 上学记

  慢慢要去上学了, 马永红给买了一个新书包,里面空荡荡的象征性的放了一个铅笔盒, 慢慢就背着去上学了。

  慢慢不紧不慢的走着,她想,谁知道上学是个什么玩意儿呢?

  “我走了, 你在这里听老师的话, 中午不用我来接你了,你自己记得回家吃饭。”

  马永红说完就走了, 一点儿不担心,送孩子来上学, 最怕的就是在学校门口哭着喊着不进去离不开人的。

  慢慢就点点头,她就找了个位置坐在那里,身边那么多孩子,她一点也没有兴奋的, 不认识,没见过。

  转了转眼珠子, 看了一圈,看到张小星在那里哭唧唧的,恨不得心肝肺都要哭出来了,这孩子比慢慢稍微大一点, 也是巧了,慢慢吃过张小星妈妈的奶水,就是一个胡同里面,从胡同口开始数的第二家, 张大星的儿子。

  张大星家里的就愁死了,小男孩子恋家,就是不来上学,好容易哄着进教室了,结果就不让走了,这哪里有陪着孩子上课的呢。

  慢慢又看到有好多女孩子在一起说话,也有男孩子在那里戳来戳去的,她慢吞吞的想着,谁知道坐在这里干什么呢?

  对于一切的事物,她懵懵懂懂,马永红也不会那么仔细的去说去介绍,当妈的强势而且刚,孩子相对就温和一点,话少一点,多看一点。

  张大星家里的看到慢慢了,“你看,慢慢也在这里呢,你们坐在一起,不要哭了。”

  给慢慢拉到一起去,慢慢就这样跟张小星成为了同桌,那可真的是受罪了,张小星各自矮矮的,平时也不跟慢慢一起玩,男孩子去找男孩子,从来不带着女孩子的。

  他上课时候抽抽搭搭的,下课的时候就放开了嗓子继续哭,那豆大的眼泪啊,无论是什么时候下课了,他都能随时召唤来。

  而且每天早上来了,第一件事儿就是哭,没别的原因,就是想哭。

  而且慢慢也有了新的任务,上学的第一天晚上,张大星家里的就找到慢慢,“你每天早上去等哥哥上学好不好,不然你哥哥都不去上学,你们两个去了也有个伴儿,要是他哭了,你哄哄他。”

  就愁死了,上学不上学,才检验出来儿子到底有没有男子汉气概。

  慢慢从来是极为好说话的,早上起来的时候,就顺腿儿去喊张小星,张小星就跑出来,一人一个大书包,背着书包都不是急性子的人,一路欣赏景色,也不交流说话,就到了学校里,然后两个人就安安稳稳的坐着,从来不去打闹,也没有人跟他们打闹。

  一个是爱哭包,给人看够了笑话,动不动就哭,一个根本就没有存在感,因此两个人安静如鸡的上课。

  至于学了什么?

  谁知道呢?

  慢慢每天晚上也没有作业,那时候老师还不流行布置作业呢,放学了就是玩。

  大家都这样,六七岁的年纪,在家里恨不得上天入地,鸡狗都看不顺眼,好容易到了上学的年纪,一股脑就给学校里面去了,自此家里面算是清净了不少。

  谁管你在学校里面学什么呢?

  总而言之,就是长身体,哄着不哭罢了,这是村子里面的小学,上河村虽然偏僻,但是大概祖上出秀才多,因此倒是在东西村中间有一所历史悠久的小学。

  老师都是很自然的半耕半读的,上课的时候就上课,下课了就去地里面干活去了,谁家还没有三亩地啊。

  慢慢跟大多数的孩子一样,没有学习的概念,也不知道老师站在上面说什么,说的这些有什么意义,所以爱听的时候就听一耳朵,不爱听的时候,就放任自己的目光在各处留恋,看到什么算是什么。

  一群不开窍的孩子,就是换了地方,更多的小伙伴在一起玩了。

  对慢慢吸引力最大的,就是学校旁边的小卖部,里面五颜六色,各种各样的零食,她觉得跟小天堂一样的。

  由于种种原因,比慢慢大一岁的堂哥,张向阳家里的大儿子张小安,留级跟慢慢一个班级了,他本身就继承了爹妈的优良基因,人虽然瘦弱,但是长得极为喜庆,嘴巴也极为可人,所以在一群孩子中间,以出众的智商跟情商脱颖而出,成为了班级里面的孩子王一个。

  对慢慢还是颇为照顾的,比如不能欺负人之类的,还确实蛮管用,一群孩子无知无觉的,有时候欺负人起来真不像是孩子,偏偏还不觉得是回事儿。

  张向东手里面也有闲钱了,家里日子靠着养牛,账已经还上了,这头牛一年一个小牛,都是小母牛,算是家里面的大功臣。

  家里的零钱都是放在抽屉里面的,靠着床的奶哥抽屉,他收拾收拾,总有一两毛的零钱在里面,他就拿出来给慢慢,“去买零食吃。”

  疼孩子的人,慢慢长这么大,从来没打过一指头,孩子上学的铅笔,都是晚上回来拿着小刀给收拾好的,慢慢的铅笔盒里面从来没有刀子。

  也不用自己削铅笔,慢慢就拿着了,蛮开心的,去了学校里面,她不会买东西啊,就没进过小卖部买东西。

  家里来的客人里面要是有小孩子的,一般都是给块儿八毛的,大孩子领着小孩子去小卖部,块儿八毛就买不少的零食了,消磨一上午的时光,大人也图个安稳,孩子们也高兴了。

  但是慢慢还真的没有这样的经历,所以小孩子有钱了,不知道钱很好用,想着张小安是自己堂哥,“我有钱,我们去买东西吧。”

  那当然好了,是个好孩子都不会拒绝的这样的邀请的,于是买了辣条。

  张小安特别的仔细,问慢慢,“你吃过吗?”

  慢慢就摇摇头,“没吃过。”

  然后又巴巴的看着,“好吃吗”

  上面红红的辣椒油,然后半个巴掌宽的大小,薄薄的那么一长条,吃的时候如果横着吃就很有嚼头了,也有文雅一点的,撕开了吃,都是一长条一长条的,如同唐僧肉一般的。

  张小安惯来是吃这些的,他小时候待遇跟顾青青相媲美,因为他是家里的大孙子,上面两个姐姐,张老大家里在身边的孙子就他一个,绝对是眼珠子看着的。

  要什么给什么,因此他早就吃辣肠了,很是可怜慢慢没吃过辣肠的孩子了,给慢慢撕下来一点儿,然后就放到水龙头底下,开了水龙头,哗啦啦的。

  给上面的辣椒都洗干净了,也顺带着给辣肠泡的膨胀了,有点白色露出来了,才给慢慢,“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