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节(1 / 2)





  他一早一晚的,都得去那两亩地里面刨食吃,分家没多久,家里粮食就没了,就指望收成好,多卖点粮食换钱花。

  庄户人家哪里有钱呢?

  每年交了公粮,结余的自己吃,剩下来的便宜着卖了,换不来几个钱,可是心里面满足得很,人也单纯的很,吃饱了就行,偶尔吃个肉,乐上许多天。

  张慢慢眨着眼睛,她昨晚上没饿肚子,她不知道自己从哪里来的,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在这里,可是这里她觉得亲切得很,自己似乎就应该在这里。

  前些日子,她脑袋里面混沌的很,又时常饥肠辘辘,肌体难熬,今早上吃饱喝足,顿时清醒许多。

  打量着这一间屋子,似曾相识,好似梦里面见过一般的。

  “红啊,红--”

  有人站在院子里面喊,马永红一下子就坐起来了,“大姐,你来了啊。”

  慢慢眯着眼睛,看着推门进来的人,高高瘦瘦的,一看就是极为能干的人,见了人就带着笑,手里面挎着一个大筐子,里面是一筐子的小米。脸色黄黄的,看着人是吃了很多苦的,所以显得年纪比实际年龄还要大。

  “大姐,你怎么来的啊?”

  “我走着来的,给你带了小米来,你坐月子离不开这个。”

  慢慢也不知道怎么回事,眼睛里面热辣辣的。

  马永红心里面热乎乎的,这也就是亲姐姐了,不然谁能想着给小米呢,一给还是这么多,够她吃一个月子的了。

  大姨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才到了这里来,她嫁去的村子粮食多,因为地好,所以收成好白面多。

  那时候的农村结婚,嫁女儿就是先看看嫁过去的村子地好不好种,是不是全是山,地平坦又肥沃,最好是小麦大丰收的,那就最好不过了。

  大姨当初结婚,家里就是看中了大姨夫村子好,以后女儿能吃得上白面。

  大姨又是一等一的善心人,对着家里人,只要是亲戚的,你缺点什么问她要,她有的都给你,都能想着你。

  当初马永红刚分家,家里没有粮食吃,大姨知道了,就是走两个多小时的山路,推着小车来给送粮食,一袋子玉米,半袋子小麦粉。

  慢慢见大姨放下来东西过来看她,眼睛就弯起来了,对着大姨笑,从褥子里面伸出来手,她对大姨很亲近,天然上面的亲近。

  大姨抱了一会儿,便闲不住了,看着盆子里面有尿布,她真的是不愁干活的人,顺手就给洗了,家里也给打扫了。

  然后又拿出来一小袋子小米,“红啊,我都来了,去慢慢奶奶那里打个招呼去。”

  张大向东家跟张老二家里隔得不远,三四十米,但是错开了一条街,东村一条南北大街,张向东家在大街东边,张老二在大街西边。

  第5章 孟婆汤

  但凡是娘家人来了的,都得去看看亲家。

  马永红不是小气的人,大节上的事儿,她从来是过得去,“去吧,坐坐回来就是了。”

  大姨的心眼,她是真的好,对着人掏心掏肺的好。就连张老二家里的,对着大姨也说不出来一点不是来。

  “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吃了没?”

  张老二家里的给孩子吃饭呢,大姨看了一眼,煮的面条,里面有个荷包蛋。

  大姨不想这些东西,“来看看,一会儿就走了,吃过了来的。”

  闲话了几句,说说收成,就那么一回事儿,大姨就要走,她没吃饭,走的时候才四点钟,她是回家吃的。

  早先马永红刚结婚的时候,大姨来看妹妹,到了马永红婆婆家里来,从来都是帮着老太太给洗衣服,打扫卫生的,没有什么不干的。

  可是你对着我妹妹这样,她就把那荷包蛋看在眼里面了,你养孩子养的好啊,天天给吃鸡蛋。

  回去也没跟马永红说,只说是要走,马永红不让,“姐,你吃了走,吃了走。”

  大姨就不吃,她不在妹妹家里吃饭,多吃一口少一口,“我家里吃过了来的,吃的多。”

  马永红就起来拉她,“都消化了,你来回一上午,一会就饿了,再吃点。”

  大姨怎么就是不吃,你拉着我衣服我也不吃,最后就是拿着空筐子,“你尽管喝,我今年又种了不少,过两天我再来给你送。”

  马永红就生气啊,知道她脾气,“你就固执,固执死吧。你在妹妹家里吃顿饭,你能怎么样呢?”

  说了也是白说,慢慢在那里静静的看着,她似乎是生而知之,无论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她虽然不会说,不会动,但是她静静注视着的眼神,好像是都理解一般的。

  恐怕就连慢慢自己都不知道,跟别的孩子有什么不一样的。天底下孩子那么多,都有个开窍的说法。

  有的孩子开窍晚,多大岁数了都不通人窍,八九岁了才记事儿,之前活的浑浑噩噩就跟长身体一般的。有的孩子开窍早,两三岁就聪明绝顶,什么事儿都清楚,什么技巧都开始学了。

  然而还有的孩子,似乎是生下来就带着前世模糊记忆一般的,喝了假冒伪劣的孟婆汤,该忘记的东西七零八碎的还在脑子里面,时不时的似曾相识,然而根子却忘得一干二净。

  人大概就是死了,埋了。

  然后喝一碗孟婆汤,把所有消除掉,成了小傻子生下来。

  有的人抵抗力顽强,所以生下来聪明点,有的人孟婆汤熬酸了,大概就是张慢慢这样的了。

  什么也记不得,脑袋里面一片空白,但是对这个世界,好似是了解的很多一般。

  大姨来了以后,家里的负担轻松了很多,坐月子不能喝剩下的米粥,剩下的就给张大东喝。

  张向东家务活之类的,都上手干,一个大男人看着人高马大的,其实仔细的很,扫地洗衣服,做饭炒菜,打扫院子,地里面的活也干着。

  张慢慢才几天大,就不得不喝点米汤熬着了,不然的话,晚上又要饿的烧心少肺的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