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长安十二时辰(出书版)第57节(1 / 2)





  但是灯楼开始运转之后,让内部的情况变得更加复杂。那些旋柱、悬桥和无处不在的木柱吊臂,构成了错综复杂的迷宫,而且这迷宫还在时时运转、变化。张小敬努力睁圆独眼,在各处平台之间跳跃。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随着一个又一个灯屋的亮起,灯楼内部的光线更加明亮,不必在黑暗中摸黑前进了。

  张小敬一路向上攀爬,可很快发现自己的身体状况很不乐观,跑上几步,不得不停下来喘息一阵。今天从上午离开死牢开始,他就没停歇过,先后数次受伤,也只是在慈悲寺里稍微休息了片刻。就是铁打的汉子,恐怕也已经是强弩之末了。

  张小敬很担心这样没办法与鱼肠对抗。那家伙是最危险的杀手,在这种复杂环境下更是如鱼得水,自己的胜算其实很小——必须要调整策略才行。

  他仰起头来,向上看去。此时已经有四间灯屋被点亮,而天枢层还在几十尺高的上空。张小敬思忖片刻,仰头大吼道:“鱼肠,我们来做个了断!”

  声音在灯楼里回荡,久久不散,可是却没得到任何回应。张小敬本来想用自己为诱饵,把鱼肠诱下来,可显然对方没理睬他。

  张小敬只得咬紧牙关,定了定神,朝上方跃去。不料这时灯楼发生了变动,悬板一错,让他突然脚下一空,差点跌下去。亏得张小敬眼疾手快,一把拽住一条垂吊下来的粗麻绳子,整个人几乎吊在半空。

  他把障刀咬在嘴里,腾出另外一条手来,左右交替攀爬,勉强爬升一点之后,身子再一点点摆动,在半空荡到最近的一处凹处。张小敬刚一踏上去,那绳子便不堪重负,拽着上面的几片搭板,噼里啪啦地跌落到灯楼底部去。

  这一下子,向上去的通路,便被扯断了,生生把张小敬困在了这一块狭窄的凹处,进退两难。

  张小敬落脚的这个地方,是灯楼向外凸出的一处鹘喙,这是工匠用来校正旋臂用的观察孔。从这里向外一探头,恰好可以看到旋臂在眼前掠过,臂心是否偏斜,一望可知。起名“鹘喙”,一是这里落脚处极窄,有如鹘嘴;二是鹘鹰眼睛最为锐利,可以看到最小的错误。

  在旋臂运转的线路上,每隔一段距离,一定会有一个鹘喙孔,而且所有鹘喙孔的位置都严格一致。张小敬想要继续攀爬,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从内部攀到灯楼外侧的鹘喙孔,抓住缓缓抬升的旋臂,吊到更高处的观察孔,再次跳入灯楼内部。

  这是一条极有风险的路线。灯楼的旋臂都是用粗大的圆竹所制,周身打磨得非常光滑,不太容易抓住。只要稍有不慎,整个人就会跌到楼下,摔成一摊肉泥。就算侥幸抓住,能否在不断运动中保持平衡,能否选择在合适的时机跳出,也都是未知数。

  这时候第五间灯屋也已点亮,时间更加紧迫。张小敬别无选择,只得把身子勉强向外探去。这里距离地面已有四十多尺高,地面上的人和物品看上去变成了一个个小蚂蚁。夜风呼呼地吹着,几乎让他睁不开眼睛。

  一根旋臂在远处缓缓地转过来,张小敬死死盯着它,默默地计算着速度和距离。他心里一点把握也没有,可这是目前他唯一能做的选择。

  这个灯楼外侧有八根旋臂,每一臂都驱动着三个灯屋。它们的杆子表面被涂成了黑色。这样一来,观灯者远远看去,黑臂会被夜幕隐去,恍惚间好似灯屋悬在半空一般。这个细节对张小敬来说,无形中增加了对准的难度。

  “闻无忌啊,你若觉得我做得对,就请保佑我吧。”

  张小敬在心中默祈,然后把刀别在身后,纵身跳出灯楼外面。他没有等待,也没有犹豫,这两样东西都是现在最奢侈的东西。张小敬飞到半空,伸出双臂迎向旋臂。他很快发现自己选对了方向,但估错了速度。在手臂环抱住旋臂之前,整个身子已经“砰”地重重撞了上去。

  这一撞让张小敬眼冒金星,几乎失去神智。幸亏他的四肢本能地伸前、弯曲,像猴子一样死死地抱住了大竹竿边缘,总算没有掉下去。旋臂发出一声轻微的吱呀声,颤了几颤,继续向上面抬升。

  此时太上玄元楼将近三分之一的灯轮已次第亮起,个个光耀非常。大唐百姓最喜欢看这些神仙之景,一点不吝惜自己的欢呼与喝彩。每一个人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些荣耀精致的人间奇观上,根本不会注意到在黑漆漆的旋臂附近,一个试图拯救他们的人正在向天际攀升。

  过了一小会儿,张小敬的视力稍微恢复了一点。他口中发出粗重的呼吸声,肌肉疼得厉害,却不敢稍有松懈。整个人悬吊在旋臂上,就像是一个溺水之人抓着浮木一样。一阵凛冽的风吹过来,把他已经松掉的发髻吹散。

  他艰难地转动脖子,看到眼前的灯楼外壁在缓慢下降,再往上大约十尺的距离,有一个凸出如鹘鹰之喙的突起。

  那就是他的目标。

  只要再等十五个弹指左右的时间,旋臂就能够转到鹘喙孔旁边,就是跃回灯楼的最佳时机。可这时张小敬却发现自己的姿势不对——现在这个姿态,只能确保不会被甩下旋臂,却很难让他取得足够的借力在半空跃起。

  张小敬紧贴着竹竿挪动身子,逐渐放松两脚,把压力都集中在紧抱的双手去,中间有数次差点就摔下去。他好不容易把身子调整成双手垂吊的姿态,开始像摆动的秤砣一样大幅摆动。

  当鹘喙和他之间的距离终于达到最短,张小敬猛然松开双手,整个人脱离旋臂,飞向灯楼。只听“噗”的一声,他的身子竟然把蒙皮撞破了一个洞,直直跌进灯楼内。张小敬当机立断,回身右手死命扳住鹘喙,把整个身子死死吊住,才没跌下去。

  这个鹘喙的联络通道并未损毁,张小敬双脚踢蹬了几次,够到边缘,然后把整个身子翻了上去。一上去,张小敬趴在地上,喘息不已。

  他知道时间紧迫,可是整个人确实已经到了极限。这一串动作下来,耗时不长,可几乎耗尽了张小敬的体力。尤其是右手手腕,因为刚才承受了全身的重量,已有肌肉痉挛的征兆。

  他抬起头,数了数,灯屋已经亮到了第十间。兴庆宫广场上的百姓已经掌握了大灯楼燃烛的节奏,他们会在每一个灯屋亮相时大声欢呼,然后音调逐渐低沉,直到另外一个灯屋亮起。勤政务本楼里恐怕已经空了,所有的宴会人员都拥到了外侧高栏,近距离观赏着如斯美景。

  “十五,十五,只要第十五个灯屋亮起之前爬起来,就还来得及,来得及……”张小敬对自己解释道。他实在有点撑不住了,必须要休息一下。可一停下来,身子便一动都不想动。

  张小敬抽出刀来,狠狠在自己手腕上割了一刀,剧烈的疼痛像烧红的铁锥,把他身体里最后的凶性给逼了出来。他一咬牙,强行支起身子,摇摇晃晃地朝上头走去。

  这里距离天枢层已经很近了。张小敬一抬头,已能看到头顶那一片正在缓慢转动的木板。

  天枢层是太上玄元灯楼的核心,它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在天枢周围嵌套着一轮宽阔无比的环形黄褐色木板,它太宽阔了,隔断了整个灯楼内部,看上去就好像是地板在一直转动。

  张小敬把刀重新掂了掂,朝着通向上层的楼梯走去。他把脚步放轻,屏住呼吸,尽量不发出响动。可当他一踏上台阶,一道寒光突如其来。幸亏张小敬早有准备,把一块丢弃在附近的木牌当盾牌,伸在前头。

  寒光一扫,那木牌登时被劈成了两半,而张小敬则趁机跃入天枢层,横刀一斩。守在楼梯口的鱼肠因为只有单臂能用,收刀不及,索性一个后翻滚,避开了张小敬的锋芒。

  不过诡异的是,鱼肠并没有发起反击,反而后退数步,露出欣慰而残忍的神情:“你没死可真是太好了,我等了你很久。”沙哑的声音伴随着天枢间隆隆的噪声。

  张小敬也没有急忙上前,他想多争取点时间恢复些体力。于是两人三目相对,彼此相距数十步,陷入沉默的对峙。两个人脚下踩着的地板一直在徐徐转动,让他们的背景似走马灯般变化,光线时明时暗,两张面孔的神情变得颇为微妙。

  张小敬忽然注意到,鱼肠身后有一处方形木台,外表涂着黑漆,上头有两根醒目的长柄,一根靛蓝,一根赤红。那应该就是控制天枢起爆的机枢所在。萧规计划的最后一步非得有人操作不可,所以鱼肠才留到最后。只要把它毁了,这一场阴谋就算是失败了。

  “为什么你没去向萧规告发?”张小敬问。

  “没有用,那个家伙一定不会杀你。还是我亲自动手更放心。”鱼肠舔了舔嘴唇,目光里杀意盎然。

  “所以你没有告发我,却杀了毛顺?”

  “没错。毛顺一死、麒麟臂一丢,你若想解决这件事,别无选择,只能上楼来找我。这样一来,我可以安心地在灯楼里操作机关,顺便等你上来送死,两件事我都不必耽误。”

  张小敬皱眉道:“那你知不知道,萧规原本也打算让你死?”

  他本以为这句话会让鱼肠震惊愤怒,进而放弃炸灯楼,可鱼肠却认真地回答:“那又如何?我答应过为他做十件事,这是最后一件,不会因为他要杀我就半途而废。”

  张小敬没想到鱼肠是个这么尊重承诺的人。鱼肠伸出手来,像野兽一般盯着他,准备要动手。张小敬试图劝诱道:“你先把机关停下来,我答应出去跟你决斗。”

  “不,这里就很完美!”

  话音刚落,鱼肠就如鬼魅般冲了过来。他的速度极快,张小敬无法躲闪,只能挥动障刀,与他正面相抗。天枢间叮叮当当,传来十数声金属相格的脆声。

  鱼肠的攻击方式以快为主,讲究出其不意。所以当张小敬沉下心来,全力御守,鱼肠一时间也难以找到什么破绽。鱼肠攻了数次,一见没什么效果,忽然退开,利用身法上的优势飘到天枢层附近的灯架上去。

  这一带的竹支架交错纵横,比莽莽山林还要密集。鱼肠在其中穿来跃去,张小敬很快便失去了他的踪迹,左右看顾,不知这个危险的杀手将会从哪个角度发起攻击。

  张小敬的临阵经验很丰富,知道在这种情况之下,绝不能被对手掌握节奏。他想了想,忽然向后疾退数步,背靠在灯楼的内壁上,双足蹬住两个竹节凸起。